|
|
应亮离商业远离理想近 靠获奖维持创作(多图)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6日12:42 重庆晨报
应亮 应亮用手提摄影机拍摄。 昨天,曾在渝求学,被誉为“内地继宁浩之后最好的新锐导演”的上海人应亮,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电话专访。话筒那头的他刚从才闭幕的2007年纽约“新导演/新电影”电影节回到上海。电影节上,这个从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走出去的青年导演和他的第二部剧情长片《另一半》,是唯一参加的华语导演和华语电影作品。电影节众多专家对他和影片评价颇高。 宁浩的同班同学 如今的电影圈里,应亮越来越多地被拿来与宁浩比较:都曾经在电视媒体打工,都曾获得过香港电影节和东京银座电影节的肯定,更为相似的是,应亮和宁浩竟然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同班同学!说到这位风头正劲的同学,应亮说:“我不会像他那样去拍商业片,毕竟个人的选择不同,喜欢的东西不一样,他有他的理想,在班里读书时就显现出来了,是个很有想法的人。” 贫穷的独立导演 在拍出11部不同类型的短片后,2005年,时年28岁、正在重大美视电影学院求学的应亮用3万元积蓄拍出的首部剧情长片《背鸭子的男孩》,在东京FILMeX国际电影节、香港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五个奖项(本报当时曾予以关注)。接下来,他用这些奖项的奖金拍摄了第二部长片《另一半》。这部在应亮女朋友彭姗的家乡自贡拍摄的长片以女主角、记录员小芬的视角,记录着这座中国西南内陆城市中各色女性的遭遇和生存状态。这次他用了6万块,使原来纯属帮忙的演员终于有了片酬(这些演员均由他女友的亲戚担任)。 靠获奖维持创作 两部DV制作让应亮和制片人彭姗在众多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一定的知名度。不久前,他的新片《被台风刮走》又相继入围2007年香港亚洲电影投资会和戛纳电影节“电影工作室”计划。此外,《另一半》的剧本还获得了鹿特丹国际电影节剧本发展基金1万欧元的奖金。但两人对参加电影节还是很有瘾,因为在电影节上获奖的奖金是他们拍片的唯一资金来源。用上一部影片的奖金来支撑下一部影片的创作、拍摄和制片,应亮和彭姗的融资手段非常之简单。 要绝对创作自由 “成本越低,压力越小”。这是应亮拍片的原则,另外一层意思是,他需要绝对的创作自由。没花多少钱,也没有多少人看,这恐怕是现在DV导演面临的尴尬,应亮认为这并不严重,“我个人很欣赏刘伽茵个性十足的《牛皮》,我的作品和她相比还具有更多的社会共性,相比之下比较容易推广。再说,只要我愿意,我可以把电影放到网络上供影迷免费观赏,网络的散播不比传统渠道差。” 聂晶/文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