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张杨踢球骨折一瘸一拐密谋新片 演员不会用大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0日06:39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继去年携手赵本山拍摄的电影《落叶归根》获得不错票房和口碑后,导演张杨目前又在“密谋”下一部作品。记者前晚在唐蕾的小酒馆里意外发现,张杨正在和西藏作协主席、著名作家扎西达娃讨论下一部电影的剧本。意外的是,张杨这次是拖着骨折的右脚从北京“飞”到成都的,“我想尽快把这个剧本确定下来,争取在今年完成这部电影。这部片子还是公路电影,不过可不是《落叶归根》的黑色幽默。”

  踢球骨折 心系新片

  张杨这次是拄着拐杖“飞”到成都的,见到记者,张杨笑着说:“都是足球惹的祸,去年踢球左腿骨折,十几天前,我又把自己右脚弄骨折了。估计这次我得告别‘足坛’了。”原来,张杨日前和朋友踢球时,客串守门员的他在赛前没有热身,比赛时又太拼命,在一次扑球时用力过猛,结果把右脚弄骨折了。骨折了就该在家养伤,但张杨一躺下就想自己的电影,这部电影的剧本此前就已经和扎西达娃商量了很久,但一直没有敲定剧本,恰好扎西达娃正在成都休假,张杨赶紧“飞”到成都与他“侃”剧本。前日“侃”累了,他们便跑到新津吃鱼头,晚上再回成都继续聊剧本,张杨说:“我现在行动不方便,只能在

美食上弥补一下,不然到成都就太浪费了”。

  新电影瞄准西藏

  在酒吧靠近窗口的沙发上,扔掉拐杖的张杨显得轻松许多,坐在一旁的扎西达娃看起来也比较轻松,“这次到成都还是有用的,至少剧本可以开工了。”张杨说,“我们以前在电话里讨论了很久,故事应该怎么开头一直统一不了,现在虽然我不能告诉你具体讲什么,但可以确定,电影主题涉及人的灵魂、人的轮回,它发生在西藏。我10多年前就想拍这样的片子了。”

  据悉,电影将以扎西达娃代表作《西藏,系在牛皮绳扣上的魂》(1985年《西藏文学》第1期首次发表)为蓝本,这也是张杨这么多年来第一次将小说作为电影蓝本,第一次请作家担任编剧。原小说只有一万多字,描写的是两个虔诚的朝圣者带着檀香木佛珠和一根用以系结计日的牛皮绳去寻找理想净土香巴拉的故事。

  张杨说:“看了小说之后就会明白,只有这样的地方才会发生这样能打动人灵魂的故事,但把文字变成影像是非常困难的。之所以讨论这么久,是因为要对小说改动的地方太多了。我不愿意把它拍成风光片,故事就发生在高原的某条路上,没有经幡,没有寺庙,也不会有猎奇的东西,有的只是5、6个人和他们在路上发生的故事。”

  演员不会用大牌

  目前,张杨把自己这部电影归类于公路片,但与《落叶归根》这样的公路片截然不同,“我不认为公路片是类型片,公路片可以拍的题材很多,在我看来,电影只有文艺片和商业片这么两种,这部新片,我想把它拍成文艺片。”

  张杨说,这部电影不但人物少,而且也没有所谓的大牌演员,“我和扎西达娃会找一些藏族演员,他们可能没有太大名气,却是最适合演这部电影的人。”不过,扎西达娃和张杨都不敢确定能在今年把电影拍出来,张杨对剧本要求苛刻,“创作有时会进入死胡同,现在只是第一稿,谁知道最后会变成什么模样,这也是我现在没法说电影具体内容的原因。”

  电影剧本告一段落,但张杨还要继续拄着拐杖到处跑,过一段时间,他将到云南丽江去执导一部纳西族的音乐剧,“因为是在室外,所以比较费劲,希望我的脚能早点好。”

  链接

  扎西达娃是上世纪80年代西藏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小说《西藏,系在牛皮绳扣上的魂》是他的代表作,他曾担任由著名导演谢飞执导的电影《益西卓玛》的编剧,赢得了2000年金鸡百花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去年,扎西达娃还在作家马原的第一部电影中担任过主演。

  本报记者 蒋庆 为您报道 摄影 王强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735,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