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民周刊:香港步入暮年 从《父子》看香港电影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3日14:46 新民周刊
《父子》(blog)横扫第26届香港金像奖的五项大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男配角、最佳新演员),让新浪潮导演谭家明在十几年后再次成为香港电影界的焦点。在香港电影低迷之际,谭家明和《父子》获得的肯定,恐怕更多的意义还在于香港电影人借此在自勉。 《父子》在最佳影片角逐中的胜利打破了金像奖近年来的惯例:金像奖历来看重票房。自2000年许鞍华的《千言万语》获奖之后,所有获得金像奖最佳影片的电影必定是年度十大票房之一。但《父子》的内地票房一败涂地,在香港也只有630万港币的票房,可谓少之又少。 与其说这次金像奖是对《父子》这部电影的奖励,不如说这是香港影坛对谭家明的致敬。谭家明是王家卫的恩师,香港新浪潮电影的一代宗师,在香港影坛地位超然。正如奥斯卡对马丁·斯科塞斯的补偿心理,在黄金时期一直未得到金像奖肯定的谭家明此番回归获得了无数的同情分,正符合本届金像奖“薪火相传,承先启后”的主题。 在金像奖上,能与谭家明及《父子》抗衡的,也只有杜琪峰和《黑社会以和为贵》而已。香港金像奖的最佳影片奖大多被纯正的香港片夺得,唯一例外的只有从好莱坞归来的李安和他的《卧虎藏龙》。但《卧虎藏龙》的主创阵容多来自香港,导演李安在获奖致辞时也坦言,该片严格来说是一部港片,“只是我拍得不太像”。《黑社会以和为贵》显然吃了去年最佳电影《黑社会》续集的亏,不如《父子》这部不落俗套的文艺片来得新鲜。 “香港电影能否重新崛起,取决于每个电影人的态度。创作有高峰有低谷,但只要有诚恳的态度努力去做,总会获得成功。”获奖后的谭家明说。 新科影帝刘青云对这番话的感悟肯定非同他人。有人把他比作“黑马”,但这匹黑马已经凭着《暗花》、《冲锋队怒火街头》、《高度戒备》、《目露凶光》、《忘不了》、《七月十四》、《新不了情》和《七月十四日》角逐了7次“最佳男主角”。等足了13年的他此番终于打败了周润发、梁朝伟、郭富城和李连杰(blog),尝到了影帝的滋味。 正如《少林足球》不是周星驰的最佳作品,《我要成名》也绝不是刘青云最好的演出,但这部电影让刘青云道出了自己的成功之道——想当明星?先把演技练好吧!只是如今的香港影坛,缺少的不是明星,而是演员。没有多少年轻人有刘青云这般的坚持,而香港电影这块阵地也很难坚守了。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高峰的快感,刹那失憾,多风光的海岛,一秒变废土……”。歌手陈奕迅在香港第26届金像奖颁奖典礼上唱响《夕阳无限好》,台上台下的热闹掩盖不了香港电影的尴尬——香港电影的未来究竟在哪儿? 香港电影的颓势似乎没有丝毫好转的迹象。2006年港产电影仅为52部,本土票房只有2.75亿港元。成龙(blog)、周润发、刘德华、周星驰、梁朝伟、李连杰……20世纪80年代就已成名的他们至今仍然在支撑着香港电影的门面。青年一代的男星里幸好有吴彦祖和古天乐在苦苦支撑,女星中虽然出了个影后张柏芝,可惜人家对结婚生子更感兴趣。难怪不少人已经在预测,明年金像奖的影后将是《门徒》中的内地演员张静初(blog),加上这几年陆续封后的秦海璐(blog)、章子怡、周迅和巩俐,内地女星俨然独当一面。 失去了自己的造血机制,失去了自己的独特风格,香港这个“东方好莱坞”真的只能成为历史名词吗?幸好香港还有杜琪峰和他的银河映像,如今才能体会他们的存在是多么的难得和可贵。回归的谭家明和坚持着的刘青云,以他们的专业电影精神鼓励着香港同行们,这或许就是今年金像奖的价值之所在。撰稿/王 倩(记者)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