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王全安谈放弃执导《白鹿原》 进与退皆出于尊重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7日18:23 新民晚报
王全安 从2002年西影集团买下改编权,到如今“紫金长天”宣称将于今年10月正式开拍,改编自同名小说的电影《白鹿原》在经历了6年的重重波折后,终于有了令人欣喜的结果。然而,就在该片数月后即将开拍之际,曾两度被圈定为该片导演的王全安,在与制片人面谈了两次之后却主动放弃了执导权,一时间猜测四起。日前,处于漩涡中心的王全安首次向记者谈了退出的原因。 开拍仓促草率 王全安表示,制片方计划该片于今年10月开拍,可如今剧本、演员等这些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环节都未落实,这令他无法接受。经历了6年超长时间的准备,却不得不如此仓促草率地上马,这不是一部具有如此广泛影响力的重要作品应有的结果。因此,王全安选择了退出:“我当初选择执导《白鹿原》完全是出于内心的尊重,而退出执导《白鹿原》也是出自内心的尊重。”他告诉记者,电影业有句行话:形象大于一切,在形象元素中,演员的确立又是重中之重。在主要演员没有确定的情况下,对一部电影优秀品质的追求就完全成了虚妄。 制片人中心制 对于目前《白鹿原》制片人反复强调的将采用制片人为中心的制片方针,王全安很不以为然。他表示,自己所在的西安电影制片厂一直有一个传统,就是最大限度地给导演以艺术创作的自由空间,即所谓的“导演中心制”,这也是世界各地制作艺术电影采用的主要方式。“制片人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要当然有权采取适合自己的制片方式,但不能违背电影制作的基本原理。可以强调总体把握,但不能无视电影的专业性和创造性。毕竟,电影的想象和电影的实现之间,存在根本的差异。”王全安说。 否定导演能力 除以上两点之外,王全安对制片人表现出的对导演能力的否定也心存芥蒂。“他在反复强调制片人重要性的同时,还多次贬低中国第四、第五、第六代导演的叙事能力,这让我很气愤。”王全安觉得,这些导演基本上已经代表了如今的中国电影,“不管你喜不喜欢,中国电影的今天就是建立在这些导演的努力、才华和贡献之上的。为了强调制片人的作用和权利,就对中国导演进行否定,这是不公平的,也是十分幼稚和欠妥当的。” 本报记者 张艺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