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电影顶级专家齐聚首 盛赞《五颗子弹》新突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3日11:43  《中国电影报》

  日前,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组织召开“十七大”献礼影片《五颗子弹……》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就该片的主题立意、故事叙述、技术制作、市场开拓等方面广泛而深入地展开讨论,称赞该片是中国主流电影在新形势下寻求多方突破的典型范例。

  由华映人国际影业投资公司、中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电影制片厂联合投资近4000万元摄制的主流商业影片《五颗子弹……》,横跨三年拍摄制作,前后七次开机、两次改名,全片有20多分钟的特技制作镜头,在制作上追求精良;同时该片以“一个狱警,三个犯人,五颗子弹”为贯穿线索创作,结构精巧,悬念丛生;在故事叙述中提炼了“仁”的主题,被专家评价为主旋律影片的“儒学化”。

  主旋律影片的“儒学化”

  由萧锋执导,刘佩琦、姜武吴大维李滨曹颖主演的《五颗子弹……》,以一场特大洪水为背景,艺术地再现了一名老狱警和其押解的几名犯人,在安全转移途中发生的惊险、离奇和有趣的故事。影片通过几个主要人物美与丑、善与恶、生与死的碰撞,来表现人性和人情之美。北京师范大学王一川教授评价说,《五颗子弹……》提炼出“仁枪”的主题,可以看作是主旋律影片“儒学化”的一种尝试,“这部影片把国家意志、社会稳定、人性颂扬,附以儒学的伦理精神,提炼出‘仁爱’的主题,这在以往的同类影片中很少看到。”

  “最体现爱的就是爱你的敌人,”王一川教授认为,《五颗子弹……》追求“儒学伦理的感化效果”,是“润物细无声”的温情。另外该片把主旋律儒学化的感化效果进一步符码化,用人物、场景、物件、对话等等符码取代了说教,通过代码式的叙事结构把它表达出来。比如“一·三·五”——一个狱警、三个罪犯、五颗子弹,还有香烟、手铐、烤白薯这些细节的物件,处理的相当到位,把这些电影的元素融汇于传统儒学精神之中。

  主旋律影片“综合类型化”

  中国传媒大学胡克教授表示,《五颗子弹……》是中国电影中很少见的综合的类型,既是警匪片,可以说是灾难片,同时也融进了中国特有的文化。他认为,片中的罪犯,尤其是姜武演的死刑犯身上保有一些人性善的一面,这样构成的冲突是很中国化的,是与呼唤人性善和正义感的主流精神立场是一致的,因此尽管表面看来“警弱匪强”,但由于人的正义感一方是强的,那必然能够战胜邪恶。另外作为灾难片,本片选择了一种常见的模式——小分队在封闭的环境中遇到一种无法克服的障碍、灾难的过程,于其中产生一些新的矛盾冲突,取代旧的冲突,即警匪矛盾被人性善恶矛盾所替代。“过去我们可能更倾向于人定胜天、大义凛然、舍己救人等等,但是本片中的灾难则是激发人性的有力武器。”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李道新教授也评价说,本片将警匪片和灾难片两种类型结合起来,在类型片的探索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与主流精神内涵相结合,尤其是对主旋律电影可看性的追求,昭示着中国电影的一种方向。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陈旭光教授则指出,《五颗子弹……》对类型杂糅的尝试值得鼓励,但影片的情节发展、节奏、以及人物之间的张力仍然有一些不足。

  主流电影制作新方向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尹鸿教授说,这部电影在整体上完成得比较好,场景、氛围等传达出来的质感非常强烈。跟创作相比,影片的技术制作更为突出,摄影、特技制作画面所带来的视觉冲击比较强。在中小成本的主流电影中,像《五颗子弹……》这样制作精致的影片尚不多见。

  剧作和制作的矛盾是当下产业化初期中国电影普遍遇到的问题,北京电影学院杨远婴教授说,这部电影表现出“新的主旋律”,制作上表现出导演的艺术良心。“在产业化框架下,有一些创作者带着投机思想,在专业上不做任何探讨。这样的导演其实是没有良心的导演,因为你拿了那么多钱,拍出来的东西对这产业没有任何的贡献。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应该肯定这部影片,它在对灾难片、警匪片的杂糅,在处理这样一个独特结构上做了不少努力。《五颗子弹……》以及去年的《疯狂的石头》,在制作上都体现出新的亮点。”

  北京电影学院倪震教授也对这部影片在艰难的条件下达到较高制作水平,对影片导演的职业态度表示钦佩。中国电影现在遇到最好的发展机遇,但是不排除有很多质量很差的电影,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饶曙光研究员表示,《五颗子弹……》这样追求精良制作的主流商业电影,给了我们一些启示,就是要探讨如何提升中国电影整体的制作质量,如何创造支持国产电影的良好舆论氛围,使得中国电影迅速走向良性循环。

  挖掘人物形象的“人性”深度

  北京师范大学周星教授认为,《五颗子弹……》在灾难片的大框架下关注人物的个体命运,使得导演有了很大的施展空间,在具体的个体命运把握上透露出一种东方性的思想情感。尤其是在最重要的警察身上,是按照西方式的个体英雄的命运来塑造的,对于中国电影来讲,这还是需要大大推进。“我们过去更加注重道德因素,而西方电影更加注重人的因素。这部影片做了新的尝试,教化的倾向大大缩小,这对中国电影是有好处的。

  《五颗子弹……》有几个亮点人物,首先是扮演老狱警的刘佩琦,需要有一些段落来表现其内心的高尚;其次是扮演死刑犯的姜武,作为一个转变性的角色,观众对他的期求最大。北京电影学院陈山教授强调说,本片的人物形象塑造得比较鲜明、饱满,充满感召力和吸引力。

  对于刘佩琦饰演的老狱警,首都师范大学方位津副教授评价说,这个人物是退居二线的弱者和边缘化的人,但他的职业操守所带来的人格魅力打动了周围所有的人。影片采用了含而不露,露而不宣的刻画方式来体现人物的亮点,对主题的挖掘非常成功。“另外现在社会提倡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但经常忽略‘认同感’,这正是这个部影片所刻意彰显的,使得影片可以更好地融入到主流意识形态当中。”

  精巧结构设计体现艺术张力

  中国艺术研究院贾磊磊研究员指出,《五颗子弹……》中老狱警射出的五颗子弹全都在保护人,没有一颗子弹真的是要去杀人,这个设计和动机非常明确和独特,不像好莱坞电影打起枪来就是鲜血四溅。从这个意义上讲,这部影片体现出中国当下主流电影在文化价值观上的核心特点,是美国电影所不具备的。“比如影片是用一种现代的方式来感化人,刘佩琦掉在水里快要被冲走的时候,姜武拉着他,刘佩琦给姜武解开手铐,姜武又把手铐铐在刘佩琦手上,这一系列细节设计得非常感人。它实际上正在整合着一个价值观念,感化人的时候更给人激励,作为中国的本土电影,这方面是非常值得讨论和研究的。”

  “我们现在大量电影没有好的故事,很多故事没有新鲜感,”《电影艺术》前主编王人殷强调,“这部影片的故事好,‘一·三·五’的结构、相对封闭的叙事、处处显现出的悬念,使得影片很有力度。”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