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娱乐独家系列策划:中影攻略-大片转型(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3日20:08  新浪娱乐
新浪娱乐独家系列策划:中影攻略-大片转型(图)

《投名状》将于年底贺岁档上映

新浪娱乐独家系列策划:中影攻略-大片转型(图)

《赤壁》拍摄正酣

  【前言】

  类型片创作、培养青年导演、发展主流影片、深化院线改革和数字影院建设,是今年年初电影局新闻通气会上,童刚局长透露的五个年度关键词。在2007年过去的7个月当中,这些关键词拥有怎样的表现力?已经成为业内最为热门的讨论话题。

  中国电影集团,作为国内最大的国有电影公司,在制片、发行和放映领域都拥有着巨大的话语权,从年初前集团总经理韩三平履新董事长职务开始,中影集团便开始颇为高调地连续出招,公布国产大片生产计划、打造“作家电影”概念、设立青年导演扶持基金、加速数字影院布局、并推出一批与市场“亲密接触”的主流影片。这几击组合拳不仅招法凌厉,同时又与这些备受关注的年度关键词不谋而合。

  不妨让我们将中影集团作为一个样本,从中一探中国电影的呼吸脉动。

  第一篇大片转型

  根据电影局年初向媒体公布的数字,2006年的国内票房超过26亿,其中国产片票房14.4亿,占据了约55%的份额。在票房排行榜前10名当中,国产大片占据了6个席位。其中排名榜首的《满城尽带黄金甲(blog)》票房高达2.8亿,创造了张艺谋武侠系列作品的新高。

  从《英雄》《十面埋伏》,从《无极》(blog)到《满城尽带黄金甲》,在国产武侠大片创作一个又一个票房新高的同时,“叫座不叫好”已经成为这些大片的另一个共同特征。一位普通观众在他的博客上写道,“如今的大片全是古装、盔甲、宝剑、宫廷……这些元素让人反胃,我现在一看到盔甲就觉得恶心!”一位电影评论人则这样总结,“这两年大片流行,古装+功夫+江湖成为标本,2006年又开始流行逼宫、乱伦、欲望与阴谋……故事都是新瓶装旧酒,加上豪华的场面,极尽奢华的布景与打斗,影片没有任何形式的创新和情感,如同风光片。”香港电影工作者工会会长吴思远则表示,“黄金甲”应该给中国的古装武侠大片画句号了,“再这样拍下去观众会有审美疲劳,一定会有风险。”

  2005年,在为庆祝中国电影百年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童刚局长表示,中国电影已经全面进入国产大片时代,市场化程度普遍提高的国产电影,正在结束对国外大片难望其项背的被动局面。一年之后,在电影局的一次新闻通气会上,童刚局长对这些屡创佳绩的国产古装武侠大片又做出如是评价,“国产商业大片在艺术创新、文化意韵以及市场潜力等方面各有特色,并持续形成热效应,在市场中继续保持强势地位。但是这些大片依然未能获得广泛认同,题材雷同、内容单一的痼疾仍未解决。电影从业者应努力改变这种状况,多创作一些贴近现实生活的国产大片。”

  分管创作的副局长张宏森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的采访时则从一个角度阐述了电影局对于国产大片的看法,“这是一个大片时代,但不是一个大片弥漫和大片充斥的时代。从《英雄》到《满城尽带黄金甲》才4年多时间,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大片,并且获得了中国电影市场的热效应,这就是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在特殊阶段所做的特殊贡献。”

  毫无疑问,在经历了几年的“大片狂欢”之后,国产大片已经走到十字街头。

  今年5月,上海国际电影节特别举办了“中影日”的活动,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亲自宣布了07年的一系列国产大片计划——吴宇森导演的《赤壁》、陈凯歌导演的《梅兰芳》周星驰导演的《长江七号》陈可辛导演的《投名状》。另外,李仁港导演的《见龙卸甲》、徐克导演的《寻人》、尔冬升(blog)导演的《新宿事件》以及陈可辛导演的另一部新作《等待》,也已纳入到未来的投拍计划中——一张 “大片转型”的大幕已经悄然拉开。

  韩三平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最近三四年的时间,一些由大场面、大明星和高科技构成的国产大片风靡,连续创造高票房,引起全社会的持续关注。这些国产‘大片’对于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贡献巨大,但是也造成了产业结构的畸形,让投资失衡,票房产出不合理,难以满足多元化发展的需要。……今年中影集团依然要将‘大片’进行到底,但同时我们会主动转型”

  “大片转型”的第一步是从故事入手。中影集团当下的四颗“重磅炸弹”可以说没有一部是传统意义上的“武侠大片”:《赤壁》取材自经典名著《三国演义》,以重现历史经典战役的史诗感取胜;《投名状》则重现一段有口皆碑的民间传说,在风云波诡的大时代下,渲染一段兄弟情仇;《梅兰芳》从传奇人物入手;《长江七号》则被定义为“具有名牌效应的经典原创”。

  “大片转型”的第二步是多元化的类型出击。在中影集团的“大片菜单”中,我们至少已经看到史诗、动作、科幻、人物传记、惊悚、文艺、古装等多种符合国际类型片定义的片目。这种类型化的布局,实际上早在去年年末《云水谣》出击贺岁档时便已埋下伏笔,“观众的需求现在看起来逐渐地趋向于多元化,不会单一地只追求或者只去追寻观赏古装武打。就相当于中国老百姓买汽车一样,经济不发达的时候,他的汽车可以挑选的品种肯定就少,经济发达以后他的挑选欲望、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欲望就更强。”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主打“战争爱情”的《云水谣》收获将近4000万的票房。

  “电影市场需要大片,而且电影对技术条件的依赖很大,我们的电影有的就是要做到家庭录影带里看不到的效果,这个就需要较高额的投资 ,来拉动这个市场,来高度为电影市场搏取人气。而且已经证明,中国的大片不逊于美国的大片,在中国大陆市场的回报,甚至超过美国大片的回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中国电影集团作为一个国家的大型企业,有责任、也有能力来生产这种大型影片,来拉动这个市场。”韩三平的这番表态,可以被看作中影集团大片策略的主题思想。唐小浪/文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