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韩三平:优秀的制片人甚至超过一个优秀的导演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3日04:10 都市快报
今年上半年全国票房比去年同期增长30% 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一个优秀的制片人 甚至超过了一个优秀的导演 2006年,全国生产影片330部,国内电影票房达到26.2亿元,比2005年增长28%。而今年上半年,我国已生产影片200部,国内电影票房比去年同期增长30%。尤其可喜的是,中国电影观众比去年增长34%,并且平均每天新增两块电影银幕。 昨天,在“2007中国国际广播影视博览会”之“广播影视创新型人才培养论坛”上,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给出上述数据,而在如此高速发展的中国电影业现状下,培养高素质的专业电影人才显得尤为迫切。 “中国电影要实现做强做大,必须要有一支优秀的电影导演、制片人、发行人等各管理人才的队伍。”为将这个口号落到实处,韩三平说中影已有具体实施计划,“利用中影自身优势吸纳一批社会知名度高的编剧、导演、演员,以及各类电影技术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是最能产生即时效应的方法。”近期,中影正在创作的包括陈凯歌导演的《梅兰芳》、陈可辛导演的《等待》等。韩三平称,将这些人才引入后,一定要充分尊重他们的创作思想、观念甚至习惯。 而对青年电影人才的扶植,中影从未中断过。目前,中影集团已联合北大星光合作实施“青年导演工程”,而其与香港英皇公司共同出资筹建的“青年导演扶植基金”,也准备每年帮助5-7位青年导演实现拍片计划。“中影准备分三步培养青年导演。第一步在确定人选后,首先让他尝试拍摄60-80万元的电影。当他证明自己有能力领导数十人共同完成目标后,第二步,中影会向他提供一部投资200万元的数字电影的拍摄机会。一旦有青年导演通过了前两步,中影集团将让他拍摄一部600万元-1000万元的电影,质量要求达到能够海外发行的水平。”如此三步走的培养机制,准备以5个年轻人为一个梯队培养,以三年为一个培养阶段,韩三平表示,“这中间会有一两个留下来”。目前,中影已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出了陆川(blog)、王小帅、宁浩等一批青年导演,今后,这种培养机制将更趋专业化。 不过,在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中,韩三平看来,这条产业链还有一个环节基本是空白:“那就是制片人。” 中国电影不缺名导演和演员,缺的是电影经济人才,即制片人。“我的体会是,一个优秀的制片人甚至超过了一个优秀的导演。”韩三平说,目前中影已确定了10名可培养的制片人名单,“我们下一步可能会推行制片人中心制。近年来,随着中国电影参与国际制作的脚步越来越快,对制片人的素质也要求更高。原来我们的制片人只要和电影厂厂长搞好关系就行了,而现在他要面对的是全球市场。”比如《梅兰芳》在确定要拍的那天,中影已经在和欧美的公司谈预售了,“因此制片人不仅要懂制片,他还必须要懂国际经纪和外语。”韩三平说,培养优秀制片人甚至比培养导演更有挑战性。本报驻北京记者 梅春艳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