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专家聚议:《白鹿原》不苍白 要出彩就得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2日12:50  北京晚报

  陕西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忠实创作的长篇小说《白鹿原》是当代中国文学的最高成就,也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曾荣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小说自问世以来,受到广泛关注,发行数十万册,在国内外均有着庞大的读者群和广泛的社会影响,无论从艺术成就,还是文化传播的角度来说,《白鹿原》的影响都是十分巨大的。小说《白鹿原》出版后,曾被改编成其他多种艺术样式,不断产生社会影响。

  近期,西部电影集团、紫金长天传媒(集团)公司欲投资五千万,将这部当代文学巨著搬上银幕,目前,著名编剧芦苇已创作完成电影《白鹿原》的文学剧本,电影拍摄前的准备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欲将《白鹿原》拍摄成为一部艺术与市场兼具的史诗艺术大片。目前已找了不下五个导演,而且都是重量级的导演,有些是面对这么一部力作望而却步,有些是他们的想法跟这部电影挨不上边,达不到深度,所以他们只好放弃。在这种情况下编剧芦苇兼任导演的选择也是出于无奈。

  原小说《白鹿原》中,人物非常繁多,而电影《白鹿原》剧本中,主要人物被大大压缩到只剩下七个,人物形象浓缩之后,其身上体现出来的传统文化色彩与精神内涵是大大提升了,还是远离了《白鹿原》原著中特有的民族化、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一些看过了剧本的专家和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白鹿原》的剧本和改编问题进行了一场言辞坦率的交流。

  不像《白鹿原》更像《田小娥》

  张德祥

  电视艺术家协会研究部主任

  今天电影《白鹿原》打出的标语是史诗艺术巨片,我觉得按照史诗艺术巨片要求的话,现在这个剧本显然达不到标准。第一,现在电影的剧本叫做《白鹿原》,但我觉得有形无魂,精神和文化的东西在剧本里体现得太少。这个编剧包括导演可能是陕西人,他使用了很多方言。但作为一个史诗性的艺术巨片不是给某一个地域的观众看的,如果我们按照这么浓重的方言色彩来拍的话会有影响。普通话里有的东西我们尽量不要用地方话。

  第二,作为一个史诗性的艺术巨片,非上下集不成,如果没有这样一个篇幅就不可能有大的容量,不可能把这个东西做成史诗性的艺术巨片。你想想90分钟能表现什么呢?

  《白鹿原》小说刚出版的时候是无人问津的,几千册都卖不出去,后来为什么一次一次地加印?真是好作品会有一个预热的过程,而且观众总会认可的。如果我们为了获得票房价值,很简单,就不要叫《白鹿原》,现在这个剧本只能叫《田小娥》,就是写一个妇女在中国由传统向现代社会转换过程中悲剧性的命运。

  郭运德

  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

  《白鹿原》从1993年到现在一直赶不出来不是大家不努力,而是它确实是不容易改编的小说。它的历史感和文化底蕴是最大的难题,电视做不到,电影也很难做到,话剧改编也不是很成功。

  现在的电影剧本总体把握了《白鹿原》的历史主线,在某种意义上比我想象得要好。但是要表现《白鹿原》本身的厚重,那种沧桑感和历史感,丰富的文化蕴含没有达到,电影剧本非常单纯。无论是正面人物还是负面人物历史重负都没有写清楚,大家都是符号。从昭鹏的革命到黑娃的觉醒以及田小娥的发展,一直到白嘉轩顽强固执,缺少多重性,这一点必须照顾。现在的本子选择了最苍白,最没有力量的方式,没有想像力。

  电影版不是给小说读者看的

  李兴叶

  评论家

  长篇小说拍成电影给谁看?这个电影不是给看过长篇小说的人看的,因为他们永远不会满意。电影是给没有看过小说的人,又知道有这么一部名作的人看的。但现在这个剧本看起来,只是一个模式,历史背景显得光彩不够。比如剧本里把“朱先生”的角色去掉了,看了小说的读者都知道作者的理想人物就是“朱先生”,他有点看破世俗的味道。长篇小说改成电影变薄是肯定的,但是它的精神应该体现出来,为什么有的看了电影以后反而去看小说,是因为觉得不满足。

  康健民

  中国电影家协会党组书记

  时下“娱乐至死、浮躁成风”在电影界乃至于整个文艺界、文化界成风。能有胆识把《白鹿原》改编成电影是非常不容易的。如果看完这部电影以后观众会再买一本小说再看一看,我觉得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我不太同意把它搞成上下两集。上下两集的电影无法进入市场,影院不愿意放。我觉得最好在两个小时左右能把这部电影完成。这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尤其是导演怎样能把握得更好。我不太同意编剧兼导演,因为一个人对作品的感悟有局限,应该让一个比较好的导演用另外的体验和感悟让电影更升华一步。

  小说《白鹿原》简介

  这是一部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主人公六娶六丧,神秘的序曲预示着不祥。一个家庭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代代争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话剧;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内战,白鹿原翻云覆雨,王旗变幻,家仇国恨,交错缠结,冤冤相报代代不已……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阵痛中颤栗。

  七分满意就不容易

  雷达:评论家

  从全国来说,在文学界和影视界,《白鹿原》改编是很大的事情。《白鹿原》的改编是大家都渴望的出现本民族的事实性的叙事灵魂,也显示中国文学近几年的成就。《白鹿原》获得了茅盾文学奖。从1993年有提议将《白鹿原》改编成电影以来到现在已经14年了,期间北京人艺的林兆华去年搞了话剧《白鹿原》,一票难求,场场爆满。最近还有一部《白鹿原》舞剧也比较靠谱。

  我对电影《白鹿原》的剧本总的评价是三七开:三分不看好,七分比较满意,能做到这点就很不容易了。《白鹿原》改编巨大的难度就是限制性很大,怎么样让它不要过于单薄,过于明了,这是很重要的。因为电影剧本有时间的限制,而原著内容是广博的、深邃的、复杂的、纷繁的,这里就涉及到很多问题。

  小说《白鹿原》里有六十多个人物,现在电影剧本主要人物有七八个人,删掉了很多人。干净倒是很干净,情节的走向也更单纯了,但丰富性差了。《白鹿原》很重要的是把中国宗法社会延续几年的秘密揭开了,白嘉轩是个精英人物,他是无可挑剔的人物,他本身的人格魅力和影响,还有合理的内核在今天仍然是必要的,今天这个传统不能彻底断裂。白嘉轩是资源,如果把这个东西写出来就好了。现在白嘉轩看起来是面目可憎的,其实这只是他的一个方面。我们应该谨防把白嘉轩窄化。

  根本不适合改成电影

  廖奔:中国文联书记处书记

  我基本同意雷达先生的看法。我说基本是因为有些看法我比他更极端或者更尖锐。如果你要说三七开,恕我直言,我七三开。因为作品改编很不容易,取得了一定成绩,所以我给它三。

  《白鹿原》用电影来表现不适合。前一段孟冰把它改编成舞台剧,我根本的意见就是这根本不是一个改编舞台剧的题材,它没有办法在两个小时的舞台之内说清楚。林兆华的话剧,则是把民俗的东西表现出来,整个戏留下的印象只有这个。这只是林兆华的成功,但不是《白鹿原》的成功。我觉得如果把《白鹿原》改编成电视连续剧更适合,改编成电影和剧本,两个小时之内装不下。

  我为什么在否定上给七?第一,电影剧本把厚变薄了;第二,倾向性改变了。《白鹿原》之所以是当代小说创作中的一个经典,是由于它的史诗性、深入本土性、时代真实性、人物现实性等等,现在的剧本诗史的厚重性没有体现出来。《白鹿原》中的白嘉轩代表的是一个正统派、道统派,他维护千年来的道和正统人格的形象。他和新社会的长如等几个不同的后代走了不同的路,新思想不断涌入,新旧交替之间,新的因素为什么能够合理地长起来,为什么能够推翻过去传统的道统的统治,他给了很深刻的理由。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值得我们坚守的一部分,这就是历史的悲剧。现在白嘉轩的形象太小太窄了,凸显在我们面前的只是白鹿原上的男人和女人,这个作品大大地缩小了。

  虽然不理想总比《无极》强

  何镇邦:评论家

  我觉得电影《白鹿原》由厚变薄是必然的。只是有些方面还需要改进。第一,增加民俗化,在文化方面增加“点”。第二,中国传统文化有神秘色彩,包括白嘉轩用那块地埋他父亲,这是中国的风俗;白鹿意象性的东西可以再加一点,现在搞得太干净了,白鹿原里应有点新鲜感,白鹿的鹿怎么弄,这些东西多讲一点。第三,要在人物上下点工夫。《白鹿原》小说得以成立,得益于白嘉轩形象的塑造。我们半个多世纪以来长篇小说像白嘉轩的形象不多,你说他是什么?没有正面反面。这个人物要加强,在人物上要好好推敲。第四,这个电影剧本改编重在小说的前半部分,由于田小娥一死这个戏里矛盾冲突增多了,后面这部分就装不下了,如果装进去就增加厚度了,倾向性也比较清楚了。但总的来说《白鹿原》比《无极》强多了。《无极》里狗屁不通的东西太多了,还花那么多钱。愿《白鹿原》真的变成银幕上的史诗。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