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吴思远见证香港电影的历史时刻 夹缝中另寻出路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5日04:27 南方都市报
思远会长(吴思远是“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会长”,所以我近年改口不叫他“吴导”而叫他会长)说一直有人找他出版“回忆录”,但他觉得自己还未退休,还想继续在电影行里多干几年,所以一直很“抗拒”这种仿佛为自己人生作总结的回忆录。 我用了好几个月,花了不少唇舌,才说服他为刚创刊的《香港电影》杂志,献出他的第一次。 所以尽管是思远会长口述,我们笔录,但我们摒弃了“回忆录”这些名词,只称为“吴思远电影之旅”,表示思远会长在电影业的人生旅途上,还有一段漫漫长路! 一直以为他是上海人,因为思远会长的广东话里总带着那么一点点上海腔。却原来,他是广东人,原籍珠海。只不过小时候在上海长大,所以摆脱不了那腔调! 和很多天生电影人一样,童年时热爱看电影,对银幕上出现的光影有着炽热的好奇心和追求!所以当思远南下来到香港,自然就走上电影之路。20世纪60年代中,他参加了邵氏举办的南国训练班(第六期)学的是编导,一班同学中,却只有他一个人能进入邵氏,当上场记。 思远的师父是谦谦君子的文人导演罗臻,片场里从不发脾气,而罗臻乃是马徐维邦的徒弟,所以思远说,他算是马徐维邦的徒孙(马徐维邦,40年代拍了驰名海内外的《夜半歌声》)。 “邵氏”是邵逸夫邵仁枚兄弟在香港创办的电影公司,他们来自上海,对香港传统的岭南文化根本没有兴趣,更加不爱说(也不会说)广东话!在上海长大的思远进入邵氏,因为言语交流上与邵氏的导演们没有隔阂,所以如鱼得水,发展得不错! 60年代中邵氏电影因为电懋公司老板陆运涛先生在台湾遇上空难而逐渐形成邵氏独大的局面,后来邵逸夫的两位得力助手邹文怀和何冠昌叛离,另起炉灶,成立了嘉禾,于是到了70年代,就成为邵氏和嘉禾的二分天下! 思远会长当然见证了这些历史时刻,而他更厉害之处,是能在这两大公司的夹缝中另寻出路,成为罕见成功的独立制片人。这一切,当然都在他的回忆中娓娓道来!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