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圆明园》导演要拍《大明宫》 余秋雨等支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5日01:33  京华时报
《圆明园》导演要拍《大明宫》余秋雨等支招
余秋雨(左)和刘震云讨论剧本。本报记者 蒲东峰 摄

  大型纪录片《大明宫》昨天在京举行剧本评审会,余秋雨(blog)刘震云(blog)、孟宪实(blog)、夏学銮等十多位专家、学者出席并支招。《大明宫》由纪录片《圆明园》导演金铁木执导,将再现唐朝皇宫建造、辉煌、毁灭的过程,讲述大唐皇朝300年兴衰史。余秋雨认为,《大明宫》应弱化人物关系,不能突出宫里的矛盾。

  导演对演员人选一筹莫展

  因执导纪录片《圆明园》而声名大噪的金铁木,此次将执《大明宫》的导筒,他认为第一个难题是大明宫太大了。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木质结构宫殿,大明宫总面积达3.2平方公里,是故宫的4倍。公元896年,全部木结构的大明宫毁于战火,目前仅剩元殿遗址、麟德殿遗址、三清殿遗址等大型遗址,但依然能让人感受其曾经的辉煌。其中,麟德殿面积达5000平方米,是故宫太和殿的3倍。

  金铁木说史书记载曾经有3500人同时在麟德殿参加宴会,并可在其中举行体育比赛,“怎样真实再现,还原大明宫,很有挑战。”金铁木认为,相比纪录片《故宫》,《大明宫》最大的难点在于没有实物可拍,“只剩三个大土堆,完全只能靠数字影像复原。”

  纪录片将涉及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杨贵妃、李白等重要历史人物,对于演员人选,金铁木一筹莫展,“尤其是李白、杨贵妃,我到今天都不知道从哪儿找,我根本不知道他们长什么样。”虽然困难重重,但金铁木依然兴奋,他说用影像再现唐朝皇宫是他的梦想。

  余秋雨称应弱化人物关系

  会上,专家们分别对剧本中涉及历史学、建设学、社会学等方面的问题给出各自的意见,刘震云说《大明宫》的剧本让他很感动。在刘震云看来,把废墟当做主人公来拍,比一般的故事片难多了,“这是个没有生命的废墟,或者说生命已经结束了,需要从废墟里重新把它打捞出来。”

  对于金铁木执导《大明宫》,刘震云表示很期待,“我买了好几套《圆明园》的光盘送给朋友,我从《圆明园》中看到导演的胸襟、情怀和见识,这个见识不一定用历史的尺子或者建筑学的尺子来衡量。”

  余秋雨称,要拍好《大明宫》,得摆脱中国人的思维,运用世界话语系统,“不要以为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唐太宗、杨贵妃,外国人不懂。应该学习《Discovery》,津津有味地用让陌生人感到亲切的话语系统讲故事。”

  余秋雨认为,《大明宫》应该弱化人物关系,不能掉到宫里的故事里,“现在大家都喜欢表达这样那样的矛盾,哥哥和弟弟又打起来了,这不好。《大明宫》应该突出长安作为当时世界经济中心的意义,突出大明宫对于长安的意义。”

  大明宫不存在了,拍摄难度大,余秋雨认为这样给导演的余地也大,“外国拍古罗马的纪录片就很精彩,他们同样没有实物,这就看导演的本事了,我认为《圆明园》就做到了这一点。”

  另外,余秋雨觉得纪录片中应该加入一些当代考古学家和当代民众的生活,让观众与遥远的唐朝有所关联。

  拍摄过程将对社会开放

  据《大明宫》出品方、《大明宫》遗址所在地曲江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周冰介绍,纪录片《大明宫》的投资将超过千万元,整个拍摄过程将对社会开放,片中的道具在拍摄完成后将全部运回大明宫遗址,组建博物馆。

  周冰还说,在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有可能会套拍《大明宫》的电视剧和电影。

  据介绍,纪录片《大明宫》的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目前已进入美工设计阶段。本报记者 许青红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