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名状》与《集结号》:惊人相似的战争美学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3日16:33  华商晨报

  岁末年初,《集结号》(集结号吧)《投名状》(blog,投名状吧)的票房PK如火如荼,轻松过亿的票房佳绩不仅再次验证了冯小刚(冯小刚吧)陈可辛(陈可辛吧)这类大导演的超强号召力,也进一步显示了大片在市场宣传方面那种君临天下、所向披靡的穿透力、掌控力。

  在同一档期上映的这两部大片,均是战争题材的鸿篇巨制,而且取材背景同属近现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集结号》的故事发生在1948年解放战争的淮海战场,以及此后不久的朝鲜战场;《投名状》则以晚清镇压太平天国的宏大史实作为时代坐标。更为有趣的是,冯小刚和陈可辛在诠释各自对战争的理解时,有两个重要特征却呈现出惊人的相似和默契。

  其一是虽不回避历史大背景,却刻意对其淡化和模糊。《集结号》中,除了片头指出故事的时间点外,其间很难再找到和这一背景直接相关的语言、文字等符号,更多的是画面暗示。《投名状》则更彻底,虽然故事情节、服装道具等诸多符号都有着很直接的历史指向,但整部片子的语言工具中,都未曾出现过“太平天国”四个字。

  其二是都处心积虑地探寻战争故事的另类视角,力图颠覆中国观众长期在历史正剧浸淫中形成的观赏思维定势。多年以来,承载着政治教化使命的主旋律历史战争片,几乎都难脱角色脸谱化、语言教条化、故事程式化和主题单一化的窠臼,过于直露和外显的意识形态色彩,最终造成了观众的审美疲劳和心理淡漠。

  无论是长期钻研喜剧的冯小刚还是擅长文艺片的陈可辛,对此可谓熟谙于心。因此,更换审美路径,刺激心理敏感点,成为其制作战争片的首要突破口。于是,《集结号》选择了平民视角,主攻战争悲情,走的是“小人物、真感情”的催泪路线;《投名状》则选择了英雄视角,主攻战争悖论,走的是“侠义与权谋、人伦与爱情”的张力路线。

  当然,同样是诠释战争美学,冯小刚通过简洁而又扣人心弦、平实却足以令人唏嘘的故事,辅之以先进的特效与逼真的场面,并通过大胆起用新人,成功地将战争时代小人物的命运悲情宣泄出来,直接触动观众脆弱而又敏感的通感神经,厚重地咏叹了战争的残酷无情、乖谬无常。

  反观陈可辛,他虽然也试图解密战争压力下人们隐秘的情感世界,进而借此阐释人性代码的复杂、脆弱和善变,但是既因为这种情感冲突戏已然了无新意,故事情节也并不曲折离奇,因而任是如何铺陈打斗和杀戮场面,仍旧是词不达意、言不及义;虽然动用豪华偶像阵容,但对于各自角色而言,李连杰(blog,李连杰吧)有欠阴鸷,刘德华(听歌,刘德华吧)匪性不足,金城武(听歌,金城武吧)阴柔有余,都难在观众中留下个性鲜明的形象。最终,陈可辛殚精竭虑渲染的战争审美,只能遗憾地沦为血腥暴虐的战争审丑。

  尽管如此,冯小刚和陈可辛在明知战争片是吃力不讨好的情况下,却不约而同地迎难而上,这仅仅是为了寻求个人导演事业的突破和飞跃吗?

  显然不是。他们钟情于战争美学的诠释,实乃洞察到了我们这个时代对于雄性与阳刚的异常渴求。社会转型期的生存高压,本就泯灭了男性的本色与刚强,再加上港台片嗲声嗲气、日韩片阴柔萎靡的销蚀,安享影视剧温软催眠的人们,越来越在心底里发出一致的吼声:硬朗扎实的新“爷们”偶像,赶快降临吧!

  从石光荣、李云龙、姜大牙,到新近的许三多,再到《集结号》中的谷子地、《投名状》中的庞青云等,无不循着时代呼唤而来。不过,影人们各自诠释的战争美学,是否能型塑出一派硬朗的时代风骨,恐怕需假以时日来验证。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