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国内编剧高举维权大旗 南京编剧滋润但缺大腕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9日20:53  人民网-江南时报

  美国编剧罢工刚落下帷幕,国内近百位编剧也高举起了为影视编剧维权的大旗。日前,中国电影编剧论坛暨2008编剧维权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中,影视编剧的维权声明主要集中在署名权、通过规范合约解决拒付、拖欠稿费,以及要求享有剧作之外音像、网络发行等利益分成三个方面。昨天,记者经过多方了解,在人文古都南京,这种现象鲜有发生,编剧的日子还算滋润。

  南京编剧收入不低缺大腕

  据了解,目前南京有成果的编剧大约有二三十人。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按照南京目前的水平,高级别的编剧每人每集的酬金在4万元左右。以30集电视剧剧本来算,一级编剧创作一部电视剧的报酬可达上百万元。中等级别的编剧一般分布于机关、演艺公司或文化部门,一部舞台剧的报酬是4万到6万元,电视剧每集1万到1.5万元。那些“市县级”的两栖编剧报酬则更低些。市县级编剧90%都选择舞台剧,一部的报酬约4万元,如果是给自己的剧团写剧本,稿酬约1万元。

  知情人士认为,南京的编剧界缺大腕是公认的。对于一个人文大都市,目前写出一部以上有些影响力的编剧不过二三十人,这值得深思。他分析说,这可能与南京编剧报酬相对全国的总体水平偏低有关,例如与北京相比,同样的剧本至少低1万元,一些有潜力的编剧翅膀一旦硬了,常选择“北飞”。

  南京导演很“尊重”编剧

  从事剧本创作多年的编剧解韬用“温和派”来形容南京本土的编剧与导演。他说,由于江苏的人文特征,南京本土的导演与编剧之间还是比较团结的,几乎很少发生纠纷,即使存在意见上的不统一,一般也采取谦和的态度解决矛盾。他表示,自己在南京从事剧本创作多年,从没发生过稿费拖欠现象。解韬说:“安安静静地做自己的事情,是南京的编剧与导演的一种工作状态。”

  对于此次维权大会上,国内编剧普遍反映,面临权益受到侵害、稿费被无故拖欠、地位每况愈下甚至受到制片方人身威胁等现象,解韬表示,南京编剧的地位不像编剧维权大会上说得那么恐怖。解韬曾成功创作了电视剧《非常夫妻》,由最初的剧本初稿完成到最后拍成电视剧, 他和该剧的导演都合作得很愉快。他同时指出,编剧在剧本拍摄过程中没有发言权是正常现象。“一般剧组是不会邀请编剧到摄制组的,这是忌讳。既然不能到摄制组参加拍摄,自然没有发言权。”

  地方个性作品值得期待

  只有高原没有高峰是江苏影视作品的普遍现象。一位从事剧本创作多年、目前兼做导演的前辈编剧告诉记者,目前江苏每年制作的影视作品平均只有三四十部,低于全国的总体水平,这与江苏的经济水平严重不匹配。

  “没有个性,不够张扬”是这位前辈编剧对南京本土影视作品的一个评价。他指出,中国很多地方都有反映本地人文特征的影视作品,而江苏一直没有。他举例说,《闯关东》是一部反映山东人文特征的历史剧,《乔家大院》是一部表现山西人文特征的作品,而在江苏,能反映出本地人文特征的代表作品几乎没有。他表示,这是一个遗憾。

  本报记者 杨玉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