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的孩子》:拯救之路步步艰辛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4日13:40  上海青年报

  《黄石的孩子》(blog)以英国战地记者何克的眼睛开启一扇尘封岁月中渐成锗色的暗窗,并用真诚的心灵触摸那些具体可感的伤痛、震撼、恐惧。而且,灾难般的生活如同传奇,把每一个平凡平庸的个体锻造成为背负旌旗的英雄,生如夏花般绚烂短暂,死如秋夜般静美永恒。

  当何克来到南京,是本着一个战地记者的职业操守,他想寻觅、传播真实,却惊恐万分地发现生命本身在一个兽性主宰的世界如同脆弱的风中之烛。面对非理性的混乱血腥,他想到前线去,想让全世界更快地知道在中国发生的这一切。只是,在黄石的那个孤儿院里,面对着那一双双呆滞、单纯的眼睛,看着那一个个在经受了失去亲人的痛苦之后仍遭受着饥饿、疾病折磨的身躯,何克选择了留下来,在保证了孩子们的温饱之后,带领他们长途跋涉去兰州山丹,以寻觅一块没有战争的净土。循着古老的丝绸之路,历经一次逆向时光的象征之旅,最终是杳无人烟的蛮荒之地成为孩子们的拯救之地,何克却死于破伤风而长眠于中国的土地上。

  饶有兴味的是,虽然在日军的屠杀中失去亲人的痛苦是那60多个战争孤儿心中隐在的创伤,日军的飞机是他们要直面的现实威胁,但迫使他们迁徙的原因却是国民党军队的残酷(要征收这个孤儿院,要抓这些孩子做壮丁)。可见,影片并不想在控诉日军上大做文章,而是在何克的心路历程上尽情渲染。

  自从何克在南京弄丢了打字机和照相机后,他作为战地记者的身份似乎也就此结束。在黄石,他则修好了发电机(带来光明),竖起了篮球架(锻炼体魄),教授孩子们学习英文(带来知识),并在王夫人的资助下开始种植蔬菜(解决温饱)。——何克显然开始担当起作为教师和父亲的角色,成为孩子们身体和心灵的拯救者。而此前,何克却一直是被拯救者的角色,一次是在日军的军刀下被陈汉生救下,一次是在孩子们的敌意中被丽救下。

  因此,《黄石的孩子》的情节重心是何克在拯救之路上的步步艰辛。这样,影片实际上就成了对“战争如何改写人的命运与身份”的书写:何克由一个战地记者成了一个父亲般的拯救者,丽由一个军人之妻成了一个忘我地投入中国人民抗日事业的医生,陈汉生由一个出身良好的西点军校毕业生成了一个游走于生死一线间的战士,王夫人由一个兼营鸦片的商人成为一个为了“正义”可以忍受身体屈辱的坚强女性……而最大的命运改写可能是那些孩子,他们因为战争而经受了人世间最大的痛苦,又因为何克的相伴而沐浴了人世间最厚重的关爱。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