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届香港金像奖落幕 《投名状》成为最大赢家(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4日14:02  西部商报

  十年后,港片何在?

  激进的香港电影人宣称“香港电影已死”,他们的理由是现在真正意义上的香港电影已经少之又少;而金像奖前主席文隽说,香港电影不会死,只是“黎明(听歌)来临前的黑夜”。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每当金像奖颁奖之际,关于香港电影,特别是港产片的讨论就会变得十分热烈。今年,有业内人士发出了这样的质问——十年后,是否还有真正的港产片?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深思:如果香港导演都搬家了,走光了,曾经辉煌的香港制造是不是就此完结了?

  让我们先来看这样一组数据:从2005年以来,合拍片每年都在30部以上,占据了香港电影总产量的50%以上;一部合拍片,在内地市场的收益是香港市场的3倍以上;如今,一部超过600万港元投资的港片就必须依靠内地市场支持。当然,还有这样一些事实:陈可辛搬家北上、唐季礼押宝内地;顽固派的大佬杜琪峰开始和内地深度合作……

  陈可辛说,港片以往的类型其实都是好莱坞的B级片,所以现在要升级换代。作为香港导演,他率先拍起了大片。然而事实上,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坚不坚守的选择,而是如何来重新定义港片,如何理解让港人骄傲了几十年的“香港制造”?

  关于港片的黄金时代,人们喜欢举这个例子:当年郑裕玲外号“郑九组”,一天跑9个摄影棚。香港导演协会秘书长张志成说:“那时很强烈的香港风格电影在海外和内地、台湾地区都很受欢迎,到上世纪90年代武侠片高潮过去,观众的感觉越来越没有新鲜感,香港电影开始变得迷茫。”

  血统纯粹有时是好事,但固步自封就只有死路一条。拥有巨大市场和资源的内地无疑是香港电影最需要的土壤和营养,当然,为了适应内地市场,香港电影也需要进行自我调整。在这一磨合期,港片固然失去了一些自身的特点,但事实证明“以和为贵”:只要能在不同地域文化中寻找到契合点切入,合拍片将赢得更大的空间。

  电影节是一个地区电影工业的“温度计”。去年11月,新任金像奖主席陈嘉上出席“第十一届京港电影论坛”,表示希望评委会对赛制改革,调低入围门槛,以迎合更多地区的好电影,他强调:“内地演员拿了奖的电影仍然是内地和香港合拍片,金像奖不会为了保障本地演员得奖而修改规则。”

  其实,在金像奖的门槛问题上,有一个点特别引人瞩目,从前是一部电影只要6项候选人是香港人就可获得金像奖提名,但前年经讨论后变成了8项。不过陈嘉上透露,希望评委会在明年就此再进行一轮讨论,以期降低金像奖的“准入门槛”,或许改回原来的6项。

  一个简单的数字变动,含义却非常丰富。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