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华语媒体热评贾樟柯《二十四城记》 均分8.5分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3日06:43 新浪娱乐
新浪娱乐讯 本届戛纳电影节入选主竞赛单元的唯一一部华语片《二十四城记》因超过期待,于戛纳多次放映后,华语媒体才总算得以窥得该片全貌。华语媒体均给与8分之上的高分,认可其影片的整体成色以及多种创新。 新浪窦婉茹:8分 贾樟柯《二十四城记》是一部工人阶级的悲歌,一部劳动者的悲歌,它每一秒钟都饱含着泪水,洒向的都是“我苦难深重的祖国和人民”。 新浪赵静:8.5分 《二十四城记》更像我们的真实世界,混杂了大量多媒体的元素,信息的交互与信息的来源方式不再单一。电影虽然有大量的信息,但沉默的片段却给予了相应思考的留白。现在与过去千丝万缕,历史相较当下,却不断被遗忘甚至尘封。 语言(对白)、诗歌、摄影(照片),这些单一维度的经典体系被纳入电影中,与所有的视听手段互为参照,其实并非贾樟柯的独创,但与本国当代史深度勾连并对其进行梳理,却史无前例。 艺术家捕捉到那些平凡的脸孔,经由镜头,点石成金成为中国普通民众的肖像代表。艺术家的世界和我们不同,不过还好还有艺术,还有电影。 《电影世界》驻巴黎记者刘敏:8分 《二十四城记》在技术层面上的实验与处理做得很好,但因为我有类似的个人经验,因此对影片的期待值更高,希望能有更有形的方式去处理。语言有其力量,但在感情触动上有其局限性。 《新京报》孙琳琳:9分 李安曾经说过“大家对我的关注和期待,使得我没有胆识去做新的尝试”。但贾樟柯却一直敢于大胆尝试。这次《二十四城记》在形式上有很大突破,这是导演贾樟柯在不断丰富他自己的电影美学。 用记录对话的形式,拼贴起我们对逝去的回忆。影片在音乐中传递着熟悉的时代感,更能引发观众的共鸣,有时直接用话语来恢复这些仅存的声效,带来一份伤感。兵工厂,支边,大院,劳模,拆迁,新楼,每一个词语都是一代人的标签,合在一起就成为了一个国家的断代史。《二十四城记》里诗句的选取,也使得这种特定群体的变化,浓缩为一种预言。 《东方早报》王宏:8.5分 《二十四城记》倾注了贾樟柯对电影长久以来的思考,在写实和虚构之间电影究竟能令我们的现实分泌出什么样的物质,虚实如何在银幕上战斗推动我们面向自己易消失易忽视的处境。 《二十四城记》对虚实界限的拆毁是贾樟柯个人探索世界的结果,是他电影语言的一大跳跃,也是当代中国电影非常新鲜的经验。《二十四城记》从一个细致的角度勾画了中国五十年工业史,以讲述的方式重构个人历史的同时诱发了对史诗的想象,集体群像的累积面向过去、面向现在,我们如何等待一个清晰的未来。 《重庆晨报》聂晶:9分 我很感动,在观片过程中我流泪了。拍纪录片拍得好的导演很多,拍剧情片很感动的导演也很多,但将两者融合得如此贴切与流畅,将职业演员和非职业演员搭配得如此亦真亦幻的,绝对只有贾樟柯。而整部影片仅有个体讲述,就能做出152分钟的长片,是导演的功力所在。 在整部影片中,能够深刻感觉到导演做的功课之多,其展现的年代细节之丰富,让人惊讶。比如陈冲(blog)卖的“天府花生”,我们也是吃天府花生长大的,正好就是那个年代。 《外滩画报》李俊:8.5分 我觉得《二十四城记》算是贾樟柯最好的电影。当下中国电影很少能够记录历史政治的状态,但《二十四城记》极为清晰地表现了中国五十年以来历史发展的脉络。也许,国外观众看来并不能够绝对理解,但对我们这些从未对历史的概况和细节有过翔实感性接触的人来说,实为难得。 也许这部影片比较闷,但闷得动人。国外观众两极分化得比较厉害,有的看到一半就走了,有的却感动得不得了。 这部影片在成色上并不输给戛纳那么多年以来的那些金棕榈影片,但是是否能得金棕榈是完全依靠评审团口味的,但我觉得这部影片至少能够达到最佳导演的标准。 《世界电影之旅》(blog)沈婳:9分 用纪录片的方式讲述故事片,是非常创新的方式。原来贾樟柯的作品,一直都用舒缓的动作和情调,这次用了很多语言,这是台词最多的一部戏。是《三峡好人》的三倍。也用了很多诗句,用语言来给故事做隔断。此外,如果全都是纪录片的话,都用讲述,但用了四个专业演员,想在平实的事实中有可看性和高潮。 赵涛(blog)那段有哭戏,那种感情的宣泄也是他的电影中不多见了。保持了贾樟柯电影一贯的水准。陈冲是我心中的女神,她这部影片准备的时间不长,今年二月才接到的剧本,但却可以演得那么好。她更加成为了我心中的神话,非常大气,完全是国际一线女星水准。 这部片是我看过的竞赛片中最好的两部之一(另外一部是《跟巴什尔跳华尔兹》),非常出彩的是这部电影的音乐。导演用了与其一贯的音乐人半野喜弘,各个时代流行音乐的挑选也非常出色。 中新社丁洁:8.5分 这是一部奇特的电影,一部非典型纪录片。它有并不纯粹的记录,接近真实的虚构,有与现实链接的电影时空,它还是一部诗意的历史。 中新社司乐:8.5分 形式比较有创意。故事和我的小时候的经历很像,很有亲切感,很能贴切我的个人感受。 我喜欢在《二十四城记》里公共汽车上侯丽君的讲述。我知道后半部分是演员,从艺术的角度来看,肯定是演员的地方好看。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