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片人揭秘上海电影节选片过程:烂片直接枪毙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6日18:13  新闻晨报

  47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部长短片,近800场的放映,热爱电影的影迷们本周可以享受一顿电影的饕餮大餐。但每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展映影片是如何挑选出来的呢?记者就此采访了多年参与电影节选片工作的资深影人王佳彦,他向记者揭开了电影节的选片内幕,原来一个人在3个月内只看电影也不是一桩美差:看片太忙只能吃盒饭,全部选出后还要为23家影院的排片伤脑筋……

  Q:电影节的参赛和参展影片都是谁选出的?

  A:电影节的选片工作有一个团队,10个人左右,全部来自上海本地,有电影爱好者、影院经理,也有电影评论人。

  Q:参赛片和参展片是如何区别选出的?

  A:电影节的影片主要是通过官方网站,有很多国外影人是我们电影节的老朋友,我们一直和他们有合作。整个评选工作从3月中旬开始,到5月中旬差不多结束,今年总共有1000多部作品,最后放映的是47个国家和地区的作品。他们先把样带送过来,我们集中开始看碟片。当时报名参赛,我们就开始看,还要给广电总局,能够参赛的就参赛,不能参赛的就参展。大家分头去看,基本上两个人一组,有一审二审三审的过程。

  Q:参展的电影有没有一个基本的标准?

  A:很多电影参加过国外电影节了,本身就很有名,这样的电影我们都要放给大家看的;有些电影虽然很枯燥,但在国际上很有影响,我们也会适量安排给文艺片爱好者。还有些国家电影比较新,在国际上从来没有放过的,我们就把它们请进来,在中国进行首映。

  Q:这次我们看到了比如立陶宛、尼泊尔这样国家的影片,冷门国家的影片是否会有优待?

  A:平时比较少出现的国家,不会给他优待权,主要还是从艺术角度上来选择的。不过一个国家的电影太多了也不行,影片初选好了以后,大家也会重新考量一下,比如这个国家电影太多了,我们就拉掉一部,要搞平衡。

  Q:电影节的影片除了艺术品质要求外,会有什么其它的限制吗?

  A:电影节放映的影片会比平时引进片的审查稍微放开一点,不过还是会考虑中国国情,比如波黑的一部电影相当不错,但镜头不行,虽然很美,但太大胆,暴露场面太多,只能忍痛割爱。此外有关宗教、政治、民族这些敏感话题的影片我们也会比较注意,作为我们来说,对华人描述不友好的,对中国形象不好的,我们都会严格审查。

  Q:能集中看这么多外国影片是不是很幸福?

  A:虽然平时看电影是一种享受,但是选片看片其实是很枯燥的,跟幸福已经没有关系了,它更多是一种责任和义务。要把好片子推荐给大家,每天不得不从早到晚坐在那里盯着屏幕,经常从上午9点多一直看到晚上10点,中间不休息,只能吃盒饭。看得很累,因为时间很紧,我看电影都是快进的,就算1个小时看1部的话,加起来也要好几百个小时了。

  Q:选片的时候如果看到一部烂片怎么办?

  A:如果是烂片,就直接取消,不会从头看到尾,从我多年看片的经验,一部电影如果前15分钟打动不了你的话,那它基本上就没啥希望了。烂片看的时候会直接排除掉,不过为考虑到个人口味,选片人说不好的电影,很多时候我们会再看看,如果有商业卖点就让它复活,如果第二个人也说不好,我们就彻底枪毙掉了。

  Q:选出来的300多部影片怎么完成排片?

  A:这次电影节的排片工作基本是我一个人完成的。300多部长短片,23家影院,29块银幕,9天时间,790场,每个影院美国片、欧洲片、亚洲片,比例还不能相差太大,大的厅卖的票多,排好的片子相对就多点,影片还要求见面会,首映式。此外,还要考虑到有的拷贝晚到,有的拷贝早走的问题。排片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

  Q:为什么有的电影排的场次多,有的电影场次少?

  A:排片的场次多少我们也是根据电影品质来的,好的电影排5场,一般的就排3场,比较勉强的只安排2场。有的片子的制片人会规定我们放多少场。不过我们有规定,任何电影不能超过5场,即使是参赛影片。

  Q:电影的字幕是谁翻译的?

  A:字幕翻译我们请了华师大对外汉语系的老师和学生帮忙,都有翻译和校对的过程。对有些句子如何翻他们产生疑惑的,要我看一看。除了字幕翻译,我们还要把片名起好,如果有国际上约定俗成的我们就不改了,如果要改,还要大家一起动脑筋,既要吸引人又不能太哗众取宠。 晨报记者 阎云飞 实习生 黄 亢

新闻排行】【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