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陈可辛韩三平等对话 找准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基石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7日07:41 解放日报
本报讯(见习记者 施晨露)2007年某种程度被称为中国电影的资本市场元年,国内外、业内外,越来越多的资本在寻找快速发展中的中国投资热点时,嗅到了中国电影行业的强烈信息。在昨天电影节举行的第二场主题论坛上,著名导演陈可辛、香港安乐影片有限公司总裁江志强、上影集团总裁任仲伦、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等电影界“大鳄”,与朱云来、沈南鹏、熊晓鸽、王冉等当下中国资本界炙手可热的人物,展开了一场高峰对话。 市场现状有喜有忧 如果为中国电影写一份招股说明书,应如何表述其市场现状?王冉给出了这样的描摹:人均票房不到50美分,但一些大城市的票价已超过纽约;平均每30万人拥有一块银幕,但却可以在公共电影院里躺着看电影;票房2000万美元就可以称作大片,却只有2-3位本土导演可以拍大片;大片靠场面,小片玩概念,但不论大片小片都不太能把故事讲好;每年只能上映约20部分账影片,却可以通过与盗版商的分账看到全世界最新最全的电影;一流的视频分享网站、下载网站宁愿成为被告也不愿意支付版权费;本土艺人对票房影响力几乎为零…… 但中国电影市场还是一个拥有13亿的潜在观众,并每年正以25%的速度增长的市场;中国电影正不断成为好莱坞大片的合拍方;中国的年轻观众愿意把看电影看作时尚生活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还有一大批热爱电影,为电影事业振兴而努力的电影人。在资本方的眼中,正是这些因素构成了中国电影业的吸引力。 必须依靠本土市场 电影界人士则一致认为,中国电影发展的基石还是必须依靠国内市场。陈可辛表示,目前国内能够吸引大量观众走入影院的还只有大片,即便如此,国内票房依然不足以支撑一部大片收回成本,大片必须为卖出海外版权进行考量,反而弄得不伦不类。中国大片投资不能一味喊涨,将成本压缩于1亿元以下的“大片”做到2亿元以上的票房,就能完全依靠本土市场收回成本,大片类型才能摆脱魔幻古装的类型窠臼,真正多元化、吸引人。 韩三平指出,制片、制作、放映是电影业可以赚到钱,也需要投入的三大环节。目前国内很多影片都在国外加工制作,费用相当高昂,相当于制作投入跑到了市场成熟程度的前面,这也是国内大片投入居高不下的一大原因;本应成为电影收入支撑三角之二的音像市场、电视版权市场又极不成熟。这些都是中国电影业要吸引到更多投资、发展更快,必须理顺的问题。 公益电影《你是天使》展映 本报讯 (见习记者 施晨露)一部以关注艾滋病遗孤为题材的公益电影《你是天使》昨天在电影节期间召开了新闻发布会。这部在去年第三届好莱坞AOF国际电影节获得最佳外语片奖的影片由孙海英、谢园等主演,结束上海电影节的展映后,将于12月世界防治艾滋病日之际在国内上映。影片出品方还宣布,剧组将在一个艾滋病村兴建一所希望小学,希望以此将影片的精神发挥到实处。 投资仅400万元的影片,又属公益题材,如何能够吸引到孙海英加盟?昨天的发布会上透露,孙海英为了这部戏不仅自降一半片酬,还将原本只有12天的档期主动延长到30天。孙海英表示,从《美丽的大脚()》到《你是天使》,他对自己能连续出演农村教师题材的影片感到荣幸。“在这次地震灾难中,很多老师让人铭记。其实这样的老师在生活中很多,但如果不是灾难,没有人能记住他们。《你是天使》中艾滋病村的老师也是一样。我愿意用这部影片向他们致敬。”孙海英表示,如果有机会,他很愿意去做一名乡村教师。“但我去了,又成了一个可以被渲染的新闻,这就是如今生活的浮夸之处。”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