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要拍“黑帮”片 上海电影资料馆收藏作品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7日09:58  新闻午报

  记者昨日从第1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获悉,上海电影资料馆昨正式宣布收藏中国第六代导演贾樟柯的全部作品,并且与贾樟柯本人签署了收藏协议。

  从1995年的处女作《小山回家》到最新的《24城记》,贾樟柯向来都以独特的视角关注当代中国普通人的生活,成就了其强烈的个人风格。但在昨天的发布会上,他却表示,《24城记》后他将考虑“转型”,将拍摄历史片和黑帮片,不再做忧郁文艺青年。

  新作之后考虑改变风格

  从《小山回家》到《24城记》,贾樟柯的作品在风格上保持了相当大的自由度和内在的连贯性,都是以关注中国当代普通人的生活为主。

  不过在《24城记》之后,贾樟柯却开始考虑“转型”,“其实我在大学的时候写了很多不同类型的电影剧本,包括武侠片、黑帮片、惊悚片等等。拍了电影后觉得还是现实题材对我最有吸引力,所以这么多年来一直坚持,但现在是改变的时候了。我考虑转向历史题材,其实中国的历史有很多真相都被掩盖了。”贾樟柯透露,目前他手头有三个剧本同时在操作,以1949年为背景的《双雄会》;另外一个就是以1927年晚清大革命为背景的影片,其中还有一部可能邀请张曼玉主演。

  拍电影不是为证明自己

  虽是从非主流电影开始崭露头角,不过贾樟柯昨天在给年轻导演的建议中却强调仍旧要考虑电影工业整体的运作规律。

  贾樟柯强调,拍电影并不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我也是从拍短片、拍低成本的影片开始的。在我看来这很正常,因为电影是花钱的艺术,我们必须从小事做起,从小的片子开始才能证明自己在电影上的艺术才能。另一方面,我觉得大家应当要有信心和决心与电影工业相结合。独立电影人保持的应当是创作上的独立,但是在电影的运作、发行和推广上仍旧要和电影工业相结合。新的导演是不能回避和电影工业结合的尝试的。电影工业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可怕,毕竟这个工业体系里还是有好的东西的。”

  《24城记》用语言给电影启示

  《24城记》之前在上海的慈善点映遭到了部分媒体对影片品质的质疑,甚至有人表示这部电影感觉很像是贾樟柯版的鲁豫有约(贾樟柯要拍“黑帮”片上海电影资料馆收藏作品)》。

  昨天听到这个说法以后,贾樟柯并不否认,而且还说:“《24城记》的确很像任何一个电视访谈,因为它在形式上把语言还原给了人物。我之所以选择这样的方式来拍摄这个片子,是因为我想提供给整个国际电影一个新思路。这些年观众的需求与电影工作者的制作都越来越倾向于动作了,但动作本身是并不能够全面的把人类复杂的感情表达出来的,所以《24城记》用了大量的语言。我想通过我的工作给国际电影节一个启示。让大家多来关注动作以外的人类表达情感的方式。”

  与第六代导演开启合作之窗

  昨日,在提到收藏贾樟柯作品的初衷时,上海电影资料馆馆长陈晓萌表示:“第六代导演是中国电影界非常突出的一个群体,他们往往关注那些主流、商业电影所忽视的人的生存状态。虽然他们在国际上屡屡获奖,但在电影的推广和发行上的力量却是相对较弱的。这次收藏贾樟柯的电影作品是希望能够从此开启上海电影资料馆与中国第六代导演的合作之窗,并且由第六代导演的领军人物贾樟柯开始,逐步向新生代的各位导演延伸我们关注的视角。”

  据悉,这次上海电影资料馆收藏的作品范围从1995年的《小山回家》一直到最新的《24城记》。贾樟柯对于自己的作品被收藏感到相当荣幸,不过也提到了一些遗憾:“接到收藏邀请的时候我觉得非常兴奋。可惜我1995年和1996年的两部习作《有一天在北京》和《多多》在搬家的时候丢了。这两部是我在学生时代很重要的作品,能为同行和今后提供影象及参考资料。作为导演,能够创造轨迹,思考轨迹,有迹可寻,意义重大。”本报记者|吴轶凡|文|朱良城|摄

贾樟柯吧
新闻排行】【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