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可辛韩三平评影市:国产大片依靠外销是噩梦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7日11:51  北京日报

  “中国电影市场这几年离不开大片,的确全世界都有大片的热潮,但中国大片发展得很极端。”在昨天上海电影节举行的“发现中国电影资本市场”论坛上,著名导演陈可辛指出国产商业大片的不良现状,认为目前国内市场还不足以支撑商业大片,希望降低成本,未来能出现多元化的电影。

  非正常 中低成本小片没市场

  票价跟老百姓收入不成正比,人们习惯在家看便宜的盗版影碟,加上其他原因导致一些小型影片无法进入影院。陈可辛认为,正是国内这些现状,致使投资拍电影又有回报的片子很少,大家只好去拍大片。“我们只能用好莱坞的模式来看自己,必须拍投资越来越大的片子,结果小片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上世纪80年代中低成本小片还有市场,到了90年代就已经很难吸引观众了。除了大片,小片要进院线就只能走偏锋型题材。

  非正常 把观众拉进影院就行

  影片比较单一,中国大片差不多都是古装片。“这一切从《卧虎藏龙》开始,它在海外票房极高,再到后来的《英雄》等大片。但我们国内的市场还不能支撑大片的成本,必须靠外销。”陈可辛说,正是这种依靠外销的路线导致大片越来越不为国内观众服务,而是要为美国、日本、韩国等观众服务。“大片口碑差,这不是导演的错,是因为国外观众需要这种古装片。国内观众喜不喜欢无所谓,只要能进影院观看就行。”陈可辛觉得这种依赖外销的大片思路将会重蹈香港电影20年来的噩梦。

  主张 需要降低大片成本

  要规避这个电影市场噩梦,陈可辛主张今后中国电影需要降低大片成本,最好靠国内市场就能收回投资。“一部大片一亿元以下的投资比较好,票房达到两三亿元,不用依赖外销。”他称像《集结号》《长江七号》这样的片子就很好,成本不太高,票房有保障。

  参加论坛的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也说:“一部高投入的影片能在本土内收回投资,这很重要。”中国大片成本越来越高,他认为在于国内的电影加工环节很薄弱,影片要拿到发达国家去加工,电脑、特技等费用远超出了国内电影市场的承受能力。“如果国内能做好加工环节,影片的成本就会降下来。”

  主张 关注多元国产电影

  发展多元化的片子,这才是电影人想看到的局面。上影集团总裁任仲伦认为,需要更多理性、专业化的商业资本投资电影行业,使电影形成一条产业链。香港安乐电影娱乐公司总裁江志强也在论坛上表示:“目前资本进入中国电影市场有利可图,影院是长期投资,而影片是短期投资。我不仅会投大片,也会投年轻导演的小片,关键是片子要好看。”

  “中国观众对大片的认识很模糊,一部片子中可能只有两三个明星有票房号召力,但媒体的报道却称其为大片。”陈可辛认为,他希望以后媒体多关注多元化的国产电影,理性报道大片。

  本报上海电 特派记者 周南焱

新闻排行】【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