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振上海吐苦水 《赤壁》尚未公映就人财两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8日04:44  重庆商报

  昨日,原本要出席上海电影节“新浪潮·合作制片的机遇”主题论坛的吴宇森无故缺席,独自出席论坛的《赤壁》监制张家振,似乎也有一肚子苦水要跟媒体吐。《赤壁》尚未公映,就遭遇人财两空,张家振委婉地说:“这样的经验很宝贵,相信经历了这部影片,我会掌握好拍合拍片的窍门。”

  张家振主动表示,在拍摄过程中:“我们花了不少冤枉钱,请了不少不该请的人。”原来,最开始张家振请来好莱坞的特效团队,为他们布置赤壁大战的战场:“战场布置好那天,我去一看头都大了!根本就不是我们要的感觉。最后只好临时换上韩国团队。不料和韩国人更难沟通,除了语言外,文化上的差异也很难解决,韩国人居然跟我说‘我们只负责放火,不负责灭火’,最后找来八一厂的特效团队来灭火!”即便如此,《赤壁》最后还是在特效上栽了跟头。

  对于日前《赤壁》发生的失火烧死人的问题如何解决,张家振始终未能回应。

  -记者手记

  春光乍泄:《长调》背后的哈斯朝鲁

  昨天去看了本届电影节的参赛影片之一《长调》。

  这是蒙古族导演哈斯朝鲁的新片。之前我看过他的《剃头匠》——才看觉得不错,细看下来,却很不喜欢,因为导演太残酷了,将一个孤独老人平静的生活放在观众面前,太多细节的展示,瞬间就感觉到有把剃刀刺向你一般,让你感受到的是生活最难以让人接受的一面。当时看过后心里极为不爽。

  《长调》就好多了(在大银幕上看胶片的感觉就是爽),至少哈斯朝鲁克制了不少,故事依旧很简单。一位蒙古族女歌唱家失去丈夫之后,因为突然失声而独自驾车回到家乡,最终找回了自己——我已经很久没有在大银幕上看到如此动人的国产影片了,上次,好像是《孔雀》吧。

  我喜欢的影片,很多都是在缓慢叙事,缓慢地堆积感情,但情感的堆积到了一定程度后带来的爆发,会让人觉得有一种畅快淋漓之感。简单地说,《长调》能够满足我这种审美情趣。《长调》的镜头极美,而场景却不那么容易讨人欢心,但我总觉得片中的场景和导演哈斯朝鲁颇为相似,春光只能在乍泄时才能动人心魄——要是春光随时都在绽放,那还有什么可吸引人的呢?

  本组稿件 特派记者 张世韬 发自上海

赤壁吧
新闻排行】【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