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顶着美国好莱坞电影节“导演杰出贡献奖”和“最佳摄影”两大头衔,即将在全国“国产片展映月”活动中露面的《北京等待》,却至今没有引起人们太大的注意。记者在该片的观摩会上发现,影片全片的英语对白,估计上映后也会吓跑不少观众。久居美国的影片导演张伦,希望《北京等待》能够冲击美国奥斯卡和金球奖。于是,不仅拍摄同期声就是英语对白,还在浪漫主题之上,隐隐约约加载了“传统文化”和“现代经济”的讨论。但是,剧中中国、美国、伊拉克3位主人公的“跨界恋情”,却因为他们之间本身边界的模糊,显得耐人寻味。
影片以视听刺激巨大的酒吧场景开头,不过主人公在此巧遇之后,就开始一段平静快乐的“北京游记”。导演把北海、天坛、长城等名胜旅游地拍了个遍。然后,经由男主角回忆前一段恋情,银幕上又上演了巴黎风景。同时,因为剧中的女主人公来自丽江,泸沽湖的摩梭歌舞也大大展示了一番。当然,这不仅仅是一部风光片。现实感情和回忆中的恋情,引出的“浪漫桥段”一个接着一个:情侣因战火失散,少女守候男友病榻,恋人游走世界,三角恋情最终谁去谁留。而这些悲情、温暖、喜悦还有悬念,几乎是《罗马假日》、《魂断蓝桥》那些经典爱情电影的“串串烧”。只是地点换作了北京、巴黎和丽江,人物是中国姑娘和美国小伙。
影片不只是想让观众看看美景,谈谈浪漫。剧中,“朱迪”是来自因原生态闻名的丽江的少数民族姑娘,乔治是美国跨国公司老板的公子,娜迪娅是伊拉克国家博物馆馆长的女儿,3个角色的设置本来就意味着某种故事。尽管3个人的文化背景大相径庭,但是他们都“异口同声”用英语交流,而且一点障碍也没有。他们都穿着名牌时装,喝红酒、吃西餐,坐“奔驰”、开“大众”。移步换景的是北京、巴黎和丽江,而沉醉其中的主人公,却更像银幕前的观众——他们也只是那些风景的看客。因为他们之间的界限其实已经被全球化所模糊,没有了界限。
“伊拉克和中国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一直在想传统是我们国家发展中的包袱还是动力。”娜迪娅在情人怀里的对话“很硬很唐突”;而在北京的酒吧里,中外食客却对电视里美国进军伊拉克的新闻态度冷淡:“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导演几处跳出来借角色之口直陈用意。而北京胡同里的一段奔驰大轿车追大众甲壳虫的“动作戏”,似乎更有意思。灰色砖墙、红漆木柱,悠闲的老人、玩耍的儿童,胡同风景原本是如此和谐。而红色“甲壳虫”飞驰而过,追击它的“大奔”则紧随其后,顿时弄得尘土飞扬,遮天蔽日。此时,不妨把传统文化看作胡同小径,把靓车当成现代经济,可以优雅而过相辅相成,也可以急功近利人仰马翻。记得,真正会开车的人,恰恰知道何时该减速缓行。 本报记者 王磊(听歌 blog)
新闻排行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