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人民网:《海角七号》感动“自己人”的故事

  作者:郑娜

  有人说,在《海角七号》里,总能找到你喜欢的故事。有人为爱情感动,有人为小人物喝彩,有人为音乐疯狂。而我久久难以忘怀的是,阿嘉的继父、恒春的民意代表洪国荣坐在海边的旅店,黯然对着友子的背影问道:“你看我们的海这么美,为什么一些年轻人就是留不住?”年轻时,我们总相信生活在别处,梦想也在别处,却不知道家乡是一个离开后再也回不去的地方。

  生活总在别处吗?

  “我×你妈的台北!”石破天惊的一句咒骂拉开了《海角七号》的第一幕。

  清晨的台北街头,空无一人。在大城市奋斗了15年,一无所获的摇滚乐手阿嘉,用力将手中的吉他砸向地面,启动老旧的摩托车愤然离去,像受伤的野兽孤独地行驶在公路上。

  “影片一开始就反映出当下许多年轻人的现状和心态,他们背井离乡,到大城市谋求生计,追求梦想,历尽坎坷,内心充满不为人知的辛酸和艰苦。”资深电影记者小周说。

  阿嘉只能回家,一个叫恒春的小镇,位于台湾的最南端。继父洪国荣给他找了一份送信的工作,顶替受伤的老邮差茂伯。可他根本无心这份差事,每天把从邮局领回的信件带回家,一封也没送。生活宛如行尸走肉。直到有一天,洪国荣组了一支临时乐队,请他担任主唱,他的音乐梦想才又再次找到出口。而与此同时,他遇到了日本女孩友子,失意潦倒、同病相怜的两人逐渐产生了爱情。一切正在朝好的方向转变。

  可阿嘉会留下来吗?影片没有明确回答。观众倒是有各自的看法。网友fish说:“年轻时,我们总以为生活在别处,然而电影告诉我们这也许只是个玩笑。因为阿嘉绕了一圈,最终还是在家乡实现音乐的梦想,得到情感的抚慰。”网友vin则说:“如果我是阿嘉的话,还是会选择离开家乡,因为那个小镇不足以承受我更多的梦想。”

  是谁的脸偷偷在改变

  恒春小镇,当初之所以被导演魏德圣选中拍摄《海角七号》,原因之一是这里是“春天的呐喊”举办地(1995年发起的“春天的呐喊”音乐节,原旨是提倡台湾本土原创音乐)。

  “春天的呐喊”曾经给恒春带来活力和希望,然而,在经历13年的发展变迁之后,也带来了极大的争议。每次音乐节到来时,交通拥堵不堪。结束后,狂欢场又立时变成巨大的垃圾场。更大的问题还在于毒品入侵,令不少人质疑活动变味,让今日的恒春备受困扰。正如影片里的小镇代表所说:“我们当地人有什么享受?有啦,跟着在台下吱吱叫,最大的福利就是捡垃圾。”

  和许多地方一样,恒春也被卷入了当代社会现代化、都市化、一体化的洪流。“山被人BOT(建设—经营—转让),土地被人BOT,什么都要被人BOT啦”,“有钱人买下了饭店,也买下了海”,年轻人宁愿出去给人家当伙计,也不愿意留下来。

  尽管恒春变得和以前有些不同,但所有家乡都一样。永远不变的是,当在外漂泊的孩子碰得头破血流、落魄而归时,他们一如既往地伸出双手,拥抱那些伤痕累累、疲惫不堪的身躯,哪怕那身躯里依然流着叛逆的血液。

  等待年轻人回来的留守者

  明媚的阳光、黄昏的沙滩、涨落的潮水,恒春再美,也留不住年轻人不羁的心。和阿嘉一样,每年都有年轻人不断地走出恒春,走向城市,只留下年迈的父母或者柔弱的妻儿,孤独而吃力地守着故土。

  “你看我们的海这么美,为什么一些年轻人就是留不住?”阿嘉的继父、在恒春足以掌控大小事的“代表会主席”洪国荣,黯然对着友子的背影问道。成天把镇上人才外流、年轻人不愿留在家乡挂在嘴边的洪国荣,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把整个恒春放火烧掉,然后把所有年轻人叫回自己的家乡,重新再造。自己做老板,不要去外面当人家的伙计”。

  为了不让外国人瞧扁台湾文化,证明恒春有人才,洪国荣千方百计在当地人中找了一帮“乌合之众”,组成一支叫“跌破眼镜”的乐队。他不拘一格,挖掘修车工人、交通警察、小学生作为乐队成员,即使是从没摸过贝斯的耄耋老人茂伯,在洪国荣的眼中,也是恒春的人才。“乌合之众”最后给大家献上一场精彩的演出,这也是电影给观众放飞的希望。然而事实上每个人都明白,恒春的人才流失并不会因此有所改变,而洪国荣这个人物也更显其悲剧性。

  “我已经离开家乡很多年了,看了电影我很内疚。我的家乡,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留守老人?他们落寞守着家乡的一切,那些美好的风土人情,排斥外地人的占有,等待着年轻人回家。”网友scarlett动情地说。

  如何安放我们自己的故事

  投资仅1000多万元人民币,票房却超过1亿元人民币的《海角七号》,被认为是台湾本土文化的胜利。风景如画的南台湾,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地道的闽南语,反映台湾现状的普通人生活……这一切带来的认同感和共鸣,使这部原本默默无名的本土电影,靠着口碑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功,同时也让那些所谓大制作的华语电影无地自容。

  “《海角七号》大卖,让长年黯淡的电影市场爆出亮点,也让台湾观众发现,原来我们是那么需要自己的故事和语言,台湾电影的品牌道路该如何开创下去?”台湾媒体提出的这个问题,其实是所有华语电影面临的问题。怎么样用自己的语言,讲自己的故事?

  “我认为只有用我们自己东方人的情义,才能打倒好莱坞的变形金刚。日本人拍的《东京铁塔》、《三丁目的黄昏》,台湾新导演拍的《海角七号》这几部电影,完全不理会国际市场,并没有打算进军欧美!他们拍的是能感动‘自己人’的故事,是自己民族的集体回忆!”香港金像奖协会主席、资深编剧文隽认为。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关于 《海角七号》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