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8年初秋,影片《红高粱》带着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桂冠和西方媒体的连篇美誉登陆美国,它是第一部在美国市场进行商业发行的中国影片。记得影片杀青那天,导演张艺谋将自己的一双胶鞋埋在了摄影地-镇被堡的土地里,并且发誓如果影片不成功,就彻底和电影绝缘。值得欣慰的是,他们成功了。当时,这部处女作不仅在国内赢得400多万元人民币的票房,还在第38届柏林电影节上获得了最佳影片金熊奖,迈出了中国电影挑战世界影坛的第一步。
整个世界,从此发现了一座瑰丽的宝藏——巩俐。
2008年的深秋,带着一份成熟的雍容雅致,巩俐重又站在北京明丽的阳光下。她冷艳的眼风和绮丽的衣裙扫过之处,是黄叶飘飞的无边秋色。
这里是《时尚芭莎》专门为巩俐拍摄封面而准备的外景地。距离她20年前曾经就读的母校只有几百米的距离。
如果时间能够穿梭,她似乎纤毫未变的容颜也许可以顺着流光荡漾回昨天;但是作为一颗如日中天的巨星,她的故事却不可能被岁月轻易改变。
一个大时代的中国记忆
这是一个超级时代。虽然表面看起来平静,城市里达成一笔笔生意,即使偶尔金融不景、银根紧缩,钱币仍然叮当作响地在银行里流动;没有各斯拉出现在楼群中,没有木乃伊复活,没有全面公敌被中情局追杀。但是不要紧,这并不代表这样的时代缺少刺激。有些人会彻底破产,有些人则会一夜成名,而知道自己要去哪儿和不知道何去何从的人都在街上相遇,难解难分;没有人安于现状,没有人呆在昨天;时间像一座塔,上去了就很难下来。
尽管如此,这个时代却不再产生超级巨星。仿佛一部机器已经停止,为了某种原因而暂时封存。大多数后来者已经不再有耐心经受磨炼、等待曙光。因为闪亮只发生在一瞬间,所以他们更加害怕被人遗忘。
而在时间之塔的更高端,伟大的表演者却依然统治着全世界的目光。只是他们却并非来自超级时代——那是用钢笔写字,踩脚踏车,相信报纸,学哲学,有信仰的时代。那时候一腔热血能办成好多事情,或者可以用理想砸开每一种庸俗的壁垒,哪怕洪水滔天......也没有什么所谓。
1988年是一个特别的年份。那是一个中国的龙年,街上流行咖啡色眼影、萝卜裤、色彩艳丽的垫肩上衣,女人们在前额吹起高高的刘海之后用超硬喷发胶定型。
巩俐在这一年非常适时地出现了,她的纯朴和真挚填补了一种心灵上的空白。连一贯刻薄的香港娱乐媒体都非常喜欢她,认为她的笑容,令人想起了永远告别大银幕的山口百惠( 听歌)。
有些事物的确是可以永恒的。
好像无论何时去看《秋菊打官司》或者《霸王别姬》,都不会有人去计较它的拍摄年代。里面那个或执着倔强、或风尘沧桑的中国女人,是一个伟大的表演者。她征服人心的过程,让你感觉她不是在表演,而是生活在那里。
“进入角色需要很长时间。有时一部电影拍4个月,我会推掉一切其他活动,只做跟这部片子有关的事。这是我的工作方法。拍一部电影之前,看到剧本,就开始想角色,这个没办法控制。一旦准备好了,角色便在我身上生长了。我一定要有足够的时间去体验生活,往往还要花一两个月时间去训练,和导演交谈试着了解人物的历史背景,文化水平的背景,她周围人的故事,她的生存环境,这些工作一定需要一些时间。”巩俐说。
所谓完美的演出,就是在一个合适的时间,有合适的人在呈现着真情的故事。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后期,表现这个中国女人的电影以每年一部的密集度,去面对全球观众的审美眼光,如今只有巩俐做到了。
在采访中,巩俐用她不改乡音的普通话批驳了“明星”这个字眼。她只肯接受“演员”的称谓:“明星这个词就是错误。我的职业是演员,你的职业是记者。明星,这是什么词儿?这种称呼会让人自我膨胀,会误导人。”出于谦虚,她愿意尽量做个好演员。而基于现实,她早已做到了,并且在继续。
是的,明星是没有好坏之分的,你不能说一个人是个“好明星”,如同你没法说天上哪一颗才是好星星。
流光逝水20年中,巩俐渐渐在电影的催化下从青涩甜美变成引人瞩目,直至出任国际三大电影节的评委会主席,好莱坞愿意为她静态深邃的演技投入巨资拍摄影片。
问她,演戏让你觉得最快乐的部分是什么?
“演戏的过程。这有点像体验另一种人生。因为有很多经历你是不可能一一去体验的,所以通过演戏可以享受这种感觉。那就像活很多次。你在角色中寻找到自己没有的东西,如果人物足够好,还可以体会到更多……”
作为一个孤身进入好莱坞中心的中国女演员,她在电影院里的统治身份从未被取代。尽管她有时隐身不见,但过后你却发现,她已经站在由时光所打造的巨塔的更高一层。
新闻排行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