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提示:1994年,《亡命天涯()》的引进,打开了内地观众对于“大片”的认知。而在1997年公映的《泰坦尼克()号》则把内地观众看“大片”的情绪提升到最高点。因为内地观众迷恋“分账大片”的大明星大场面,内地导演们也开始蠢蠢欲动。
徐鸢 电影101工作室创办人、《DVD导刊》执行主编
三十年前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后来实现了没有?
想去江青住过的一个保密单位的后花园玩。第二年实现了。
现在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在2009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让观众看到安东尼奥尼和希区柯克的作品展。
说一下对你影响最大的一本书和一部电影。
《人性的弱点》、《黑客帝国()》。
这三十年,除了时间,你身上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思维方式。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让一些发生的事不发生。
现在生活节奏完全变了,你喜欢快还是慢?
快。
你喜欢你现在的职业吗?
还行。
对你居住的城市有什么要求?
冬天别砍那么多的法国梧桐树枝。
爱情、友情、亲情在你的生活中各自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一样重要。
如果让你感恩,你最想感谢谁?
我的母亲。
1994年起电影发行从统购统销迈向市场化的“分账”
1994年,《亡命天涯》的引进,打开了内地观众对于“大片”的认知。而在1997年公映的《泰坦尼克号》则把内地观众看“大片”的情绪提升到最高点。因为内地观众迷恋“分账大片”的大明星大场面,内地导演们也开始蠢蠢欲动。因此,我们有了《英雄()》、《无极()》(blog)、《满城尽带黄金甲(blog)》、《集结号()》等。同步发展的还有与国际接轨的“合拍片”,内地与香港合拍的《投名状()》(blog)、《赤壁()》,内地与好莱坞合拍的《功夫之王》、《木乃伊()3》,开启了中国电影的“大片时代”。
《狮王争霸》背后的惨烈“分账”
1994年,徐克导演、李连杰( blog)主演的“黄飞鸿()”系列之《狮王争霸》,开始在内地电影院放映。当时,观众关注的都是影片精彩的动作,搞笑的剧情,最后黄飞鸿大义凛然的气节。不曾想过,这部影片背后有一场中国电影发行史上“最惨烈”的战争。而《狮王争霸》的引进,真正推动了中国电影发行的改革。自此,电影发行不再统购统销,而是开始执行“分账”的方式。
在1993年之前,中国电影的发行模式相当简单直接。由中影“统一”向各大制片公司买入电影版权,洗印拷贝后,再“统一”卖给地方电影公司进行放映,所得的票房再跟中影以分账或者买断的方式结算。
如此发行方式造成的是各地的地方性垄断。一部电影可以北京放,上海不放,没有竞争也没有任何的牵制。市场对于票房没有预期,也没有做到最好的动力。而中影作为独家经营方,永远是赚钱的一方。许多地方电影制片厂逐渐领悟到如此发行方式相当“损己”。在1993年,发行改革走出了第一步:各地制片厂拥有自己生产的影片在国内外自主放映的权力。经历这场改革的现任联和院线副总吴鹤沪说,当时这样的政策出现,让很多制片公司措手不及,“很多制片公司那个时候都没有‘专业’的营销队伍,最糟糕的是没有外语人才。所以他们还是会找中影做‘代理’,帮忙在一些国际电影节上销售自家生产的电影。等于把权力又还给了中影。”
《狮王争霸》的出现,诱发了地方电影发行公司在遇到有市场潜力的影片时,将发行放映的主动权握到自己手里。据吴鹤沪回忆,当年上海是谈判的第一站,也是最惨烈的一站,“足足谈了12天。”谈判的内容很简单,《狮王争霸》的片方要“高价卖”地方发行权,吴鹤沪这边则是要“低价买”,“谈的时候还是很文明的,每次谈不下去了,他们派来谈判的代表就回宾馆休息,然后我们继续做自己的事。过段时间再谈……”在谈判开始前,吴鹤沪方面已经调研过香港以及国外的发行方式,所以上来就向《狮王争霸》的片方提出,要以分账的方式展开发行,“但问题又来了,分账要有比例、有基数,没有标准怎么谈?片方肯定认为片子是他们的,应该他们多拿点……”经过12天的谈判,双方终于达成一致,“他们提出这个片子可以做到多少票房,那在达到这个票房前,我们是按照比方说4:6分。等到超过这个票房预期,也就是我们作为发行方所做的努力有了成果,那么这个分账比例又是另一种情况了。”具体的数据已经记不清了,但吴鹤沪说这一场谈判所签下的合约,绝对应该裱起来放进博物馆,“打破了过去发行行政性的做法,彻底向市场化迈进,而且变化是非常大的一步。”
对于为什么必须改变,吴鹤沪说“是大势所趋”。同样见证了那场发行改革的资深电影发行人耿跃进,在回忆当年那段历史时说:“那一年两件事教育了我,一是上海的‘变’。那年福建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部《少林豪侠传》,我作为福建当地的发行方,不到5万元就拿下了发行权。但上海买这个片子花了30万元!当时我很惊讶,但后来的票房收益让我看到了这一‘变’的意义。如果是以前,大家统一价钱买拷贝,不会说为了争取最大利益而加大宣传,做好发行。”另一件在同年影响耿跃进的事,就是《狮王争霸》的发行问题,“江苏那时候有个地域性垄断的发行人,连续九年江苏省第一。他不想变,他觉得之前统购统销的方式挺好。但市场已经放开了,上面的政策也开始允许了,不由得你不变。所以,当时推动这个改革的电影局领导,联络了苏州、无锡、镇江、南通、南京、常州六个掌握了江苏百分之七八十票房的地方,由他们组成了一个苏州电影发行中心,去跟《狮王争霸》的片方谈判。”由于上海的“突破”,苏州方面更快就谈妥了。而后全国的城市可谓各个击破。自此,电影发行不再依赖中影“召唤”,给予定额的拷贝数,各地视情况而放映,而是各地发行公司根据市场找寻片源,产生票房最大化。
《亡命天涯》开启“大片”浪潮
据吴鹤沪说,1993年的这场改革在某种意义上还催生了后来的分账大片进入中国。当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歌舞厅、卡拉OK等娱乐方式走进中国消费者的视线,录像机、VCD机的相继登场更是让人们有了更多理由不进电影院看电影。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原本影院可以享受的水电煤、房租的优惠也渐渐消失,上海的一批电影院纷纷倒闭。1992年全年票房收入下降至19.9亿元,全年观众人次降至105.5亿人次,比10年前的1982年减少130亿人次。
1994年,第一部进口分账大片,由哈里森·福特主演的《亡命天涯》在政策的护佑下进入电影院,为当时已门可罗雀的电影院找回了人气。观众被150万美元拍摄的一辆飞驰的火车撞翻了一辆囚车的镜头惊得目瞪口呆。随后,一批代表着当时电影最高艺术、最新技术的影片纷纷进入中国。人们纷纷涌入影院,看《真实的谎言()》里的人怎么飞出去,看《生死时速()》的飞车。一部动画片《狮子王()》,在中国就创下了1400万元的票房,而一部国产片的票房要达到100万元都困难。
首部引进大片打开了中国观众的眼界,而对于合作配音该片的乔榛、丁建华而言,那是“印象最深的一次合作”。“那是我们第一部‘大片’。”丁建华回忆说,“那天,刚好有法国同行带着法国配音演员来到我们《亡命天涯》的录制现场。他们特别佩服我们中国的配音,在看我们做混录的时候,惊讶于我们的技术。认为我们的工作做得太仔细了!这令我们信心大增。”
然而随着观众接触的国外影片越来越多,“配音版”已不再是观众的首选。对此,丁建华并不感到气馁。“以前那些前苏联的片子比如《列宁在1918》、《伟大的公民》,你几乎会忘记了配音的存在。要让我们的观众热爱译制片,支持译制片,甚至超过原版片的话,就需要我们行内的全体同志牢记住这一点。如果我们都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会有越来越多的观众想要到影院去看译制片。据我所知,在法国,译制片占的比例几乎是100%。因为电影院里法国人坚决不允许另外的语言进入他们的电影院。可他们的电影院从不会因此而没有观众。”
【电影院故事】
国泰电影院
每周三上午推出低价场电影,是有着70多年历史的国泰电影院在1997年起推行的新便民利民举措。从1984年起,国泰电影院就经常举办敬老专场、残疾人专场、学生专场、社区专场等,并且每月至少放映一场免费电影。
国泰电影院原名国泰大戏院(CATHAY THEATRE),建于1930年,由鸿达洋行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墙采用紫绛红的泰山砖,白色嵌缝,属典型的装饰艺术派风格,1994年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命名为优秀历史建筑。1932年1月1日,国泰大戏院正式对外营业。当天登在《申报》上的广告用语是:“富丽宏壮执上海电影院之牛耳,精致舒适集现代科学化之大成。”解放以后更名为国泰电影院,“文化大革命”期间曾经一度改名人民电影院。
谢晋《鸦片战争》公益场露天放映
1997年7月,香港回归,国泰电影院跟许多其他的电影院一样,都在忙着放映75岁的谢晋导演所拍摄的《鸦片战争》。这可能是谢晋一生中拍过“最贵”的一部电影——耗资一个亿。
《鸦片战争》不是“命题作文”,而是谢晋自己想要拍的一部“大片”。那一亿多元的投资都是谢晋东拼西凑拉来的。为什么甘愿冒险花这么多钱拍如此一部主旋律电影?谢晋只是喃喃自语:“《鸦片战争》要让人们再次感受一个声音——‘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因为是自己出钱自己导,谢晋在制作拍摄时完全没有顾忌。他把对《鸦片战争》的演义带上了强烈的个性色彩,他让影片承载起批判清政府腐败与贪官罪恶的重任。这部影片的审查不仅由中宣部和广电部的一把手亲自把关,还惊动了国家高层领导。在那次规模不大的内部审片会上,电影结束后,举座沉默着。谢晋到底还是耐不住,压下大嗓门,心怀忐忑地小声问道:“怎么样?”是朱镕基总理打破了沉默,大声说道:“很好!”第二天,电影拷贝被中央办公厅调去再放一场。
在上海,《鸦片战争》曾有一场为庆祝香港回归而放映的特别公益“露天电影”。地点就在外滩人民英雄纪念碑,圆形的阶梯成了现成的座椅。捧场的观众不在少数,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已经不是第一次通过“露天电影”的方式来观赏谢晋的电影。从《红色娘子军》到《牧马人》、《芙蓉镇》、《啊!摇篮》,几乎谢晋的每一部作品都曾在露天的白色幕布上被放映过。尤其是他的《红色娘子军》,一度是“露天电影”的保留片目。而谢晋自己也喜闻乐见“露天电影”的放映样式。他曾说:“电影是大众的艺术,应该是人人都能看、人人都看得起的艺术。我很怀念以前到处都是露天电影的日子,可是现在电影却变成了小众的东西,甚至背离了大众的需求。”
谢导所说的“随处可见露天电影的日子”集中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露天电影”最初的出现是在1949年解放之后,“流动放映队”将电影带进了乡村。由于有满足民间喜庆和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特性,露天电影在上世纪70年代末迅速红火起来,成为婚嫁、寿辰、丧葬等红白喜事礼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到1984年,全国已有95%的乡村普及了电影,平均每人每年可看到二十几次电影。
曾有露天电影放映经验的吴鹤沪回忆说,放“露天电影”限制很多:不能选大夏天,因为太热而且蚊子多,又不能选冬天,太冷了也不适合。天阴下雨当然是不能放,天气太好也不行,因为月亮太亮,直接照射到幕布上的话,跟太阳光直射下是一样。所以作为“露天电影”的放映员,既要会判断天气,还得计算今天是几月初几,月亮大概会在什么位置出现。
“也许只有在9岁时看过露天电影的人在将来才能成为优秀导演!”很多年后,姜文在上海与法国导演吕克·贝松对谈时,这么说道,“我9岁的时候,和父母住在贵州一个很大的房子里,屋外有两个篮球场,每星期都会放两部电影。我连家门都不用出,就可以躺在床上透过玻璃看电影。而且经常会在看完电影后,和伙伴们仿照电影的模样,用纸盒做些东西,然后用手电筒照在黑暗处,开始一边解说,一边演戏了。”
无法考究“露天电影”是否真的是指引姜文走上导演之路的明灯,但在1997年,姜文出版了一本名为《一部电影的诞生》的书,纪念他的导演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在威尼斯赢得最佳男主角奖,同时还在内地、香港卖得满堂红。
跟很多第五代导演一样,姜文把他从演员转型导演的第一部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先送去威尼斯参赛。虽然没拿下金狮奖,但第一次演戏的夏雨( blog)捧回一座影帝奖杯。
苏牧在《太阳少年》一书中记载道,威尼斯归来后,《阳光灿烂的日子》进行了两场试片。姜文经历了从“紧张到激动”的复杂心情:“放映时反应很热烈, 超过我的想像, 完了之后他们一直在鼓掌, 我不知道说什么好, 可能也是激动。在拍到一半的时候我就意识到这是一个好电影, 但有没有人喜欢看, 我无法预料。那是头一回见国内观众, 我觉得比在威尼斯还兴奋。”而在试片中看完该片的张艺谋当时说:“银幕上的那些人物, 无论陌生的还是熟悉的, 都在吸引着我。你全部的人生体验、 艺术感觉和生命的活力, 都化为一种灵动之气, 集中到人物形象上了。我很嫉妒你这一点, 因为人物的生动是艺术的高难境界。”
1995年5月28日在香港首映后, 几天时间便创造了400万港元的票房, 被列为香港年度十大最卖座电影, 也是多年来香港唯一得到全面好评的电影。1995年8月21日《阳光灿烂的日子》上海首映, 成为上海观众最多、票房最高的国产电影。8月29日《阳光灿烂的日子》北京首映, 票房成绩将当年的进口大片《狮子王》、《红番区()》、《阿甘正传()》远远抛在后面。
1995年大年初一,成龙( 听歌 blog)的《红番区》作为引进片正式在全国上映,8000万元人民币的票房让很多人托了托下巴。1996年,成龙带来了《白金龙》,1997年是《义胆厨星》,业内人士终于开始意识到这个在香港地区已成为习惯,总在春节杀入的“贺岁片”。黄百鸣解释“贺岁片”说:每一年,全家都应该一起去看一部电影。最好是在春节,因为“团聚”了;电影最好是从8岁的孩子到80岁的老人都能乐呵呵地看的。
在成龙预订下1998年还来内地贺岁后,内地电影人坐不住了。拍摄了第一部贺岁片的冯小刚回忆说:“那时我连着两部片子都没过审,投资人都躲我。但张和平与韩三平想找个人拍贺岁喜剧,要求有观赏性,于是他们想到了我,可能他们觉得我比较会来事儿。”
1997年8月14日,冯小刚根据王朔小说《你不是一个俗人》中心情节“好梦一日游”为题材,撰写的影片《甲方乙方》开镜。9月30日全片杀青,一个星期后粗剪完成。张和平在公司对面小饭铺里写下了《甲方乙方》主题歌歌词:“成全了我也陶冶了你……”10年后,冯小刚在自己的纪念影展上说道:“这10年,贺岁片成全了我,也陶冶了你。”
1997年12月20日,《甲方乙方》全国公映。600万元的投资换回了3600万元的票房,冯小刚的支持率甚至超过了次年又带着《我是谁》来贺岁的成龙。之后,拍摄贺岁喜剧变成了冯小刚的专业,也变成了他每年交给观众的功课。《不见不散()》、《没完没了()》、《一声叹息()》、《大腕》、《手机》、《天下无贼()》、《夜宴》,到去年《集结号》上映前,冯小刚10年贺岁,累积的票房已经是4.5亿元。而即便是转型之作,冯小刚悲情贺岁的《集结号》还是以诚意感动了观众,拿下了2.5亿元的票房。
《泰坦尼克号》成票房“航母”
今天,如果一部好莱坞大片晚于北美半年才公映,观影人次肯定会大打折扣,但这在当年的《泰坦尼克号》身上是完全不适用的。1997年岁末,《泰坦尼克号》驶上北美票房榜的首位,一呆就是10周。更可怕的是,该片在第十周票房仅比其第一周下降27%。“《泰坦尼克号》把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和波澜壮阔的灾难场面结合,把喜欢看爱情片和喜欢看灾难片的观众都一网打尽了。”联和院线副总吴鹤沪回忆说,1998年11月当《泰坦尼克号》驶进中国内地时,其在北美以外地区的票房也已高达10亿美元,创造了一个新的纪录,“大家都知道全球票房很好,所以拷贝要得很多,具体数字记不清了,但《泰坦尼克号》的全国拷贝数肯定是当时最多的一次。”
全国3.3亿,上海地区3000万元的最终票房,让这部引进片成为名副其实的“大片”,“当时我们还在影院里用泡沫塑料做了一艘很大的船,然后那个船头翘起来,很多观众都去合影。”
在宣传远不如今天发达的1997年,《泰坦尼克号》几乎调用了可用的所有宣传手段,包括电视宣传。但对该片票房刺激最有力的宣传,恐怕还是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打的一个比方。吴鹤沪回忆说,“当时报纸上登了,在开政协或是人大上,江泽民跟广东的代表说,做政治思想工作不能千篇一律,不是单调做报告、说教,就像那个《泰坦尼克号》里面——当时他可能刚看完——那么危急的情况下,一支乐队在那边演奏,稳定人心。”
新闻排行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