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9届柏林电影节落下帷幕,中国观众寄予厚望的参赛片《梅兰芳》铩羽而归。柏林电影节曾经是中国电影的“福地”,《红高粱》《图雅的婚事》捧回“金熊”,《左右》《孔雀》拿回“银熊”。如今是中国电影在海外电影节受到的关注度下降,还是参赛片自身出现了“接口”偏差?
参赛片选择不适合
众所周知,各个电影节都有各自的“喜好”,即每个电影节或竞赛都有性格特征,选对电影节参赛显得尤为重要,《梅兰芳》显然是选错了电影节。柏林电影节更倾向于政治生活背景下的影像反映,得奖影片大都严肃、稳重,对反映战争、时局动荡、文化差异、伦理道德题材的电影可谓情有独钟。表现艺术家个人成长经历的《梅兰芳》在政治性方面并不占优,相反,为了考虑到影片的票房和观众的接受度,导演把更多的精力摆在了展现艺术家艺术人生的瑰丽浪漫。这种分量对于柏林电影节来说太过轻佻,或许对崇尚艺术、追求感性的戛纳电影节更加适合。
个体体验缺代表性
《梅兰芳》题材的局限性也是导致在柏林电影节不被看好的另一重大原因。其实,不只是柏林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戛纳电影节,乃至奥斯卡金像奖,近年来都将目光牢牢锁定世界各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状态,现实意义被空前强调。而《梅兰芳》在这一点上也是软肋。京剧艺术在中国是国粹,但在西方并不普及,讲述一位京剧艺术家的个人艺术体验无疑使影片观众群再次缩减,影片要得到评委的关注注定较难。在柏林电影节上得三项大奖的《暗恋》就是一个鲜明的对比,它仿佛耳语呢喃般讲述底层劳动者——超市保安和清洁工的峰回路转的爱情。从窥视开始到心心相印,并带出整个劳动者阶层的生活状态,不惊心动魄但朴实动人。这类具有最普遍关照的疗伤影片,在目前这个社会背景下肯定要比《梅兰芳》更有观众缘。
平铺直叙缺少锋芒
风格、选材、主题等大方向的把握失策以后,影片依然有可能得到关注,那就是导演本身的功力即艺术手法上的锐意创新和探索。可惜在这一点上《梅兰芳》依然没有优势。由于人物传记的题材制约,三段式的人物命运交代几乎全部采用了平铺直叙的讲故事方法。在画面上虽然精致优雅,但很明显锋芒不够,特色不足,在众多“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参赛片中很容易被淹没。且不说摄影出挑、画面震撼、充满象征符号的金熊得奖片《伤心的奶水》,就是获得最佳导演奖的《关于伊丽》也在影片叙事上让人大跌眼镜:在德国生活的伊朗人阿莫德回国度假时偶遇美丽的幼儿园老师伊丽,就在他陷入情网时,伊丽离奇地消失了……一出社会问题剧以令人紧张得透不过气来的叙事手法变成了悬疑片,揭开了现代伊朗社会复杂文化背景的面纱。要战胜这样充满特色的影片,没有更大胆的探索是不行的,可惜的是,不仅是《梅兰芳》,近几年国产电影中能抛开商业价值、谈艺术特色的影片也少之又少。
新闻排行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