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贾樟柯出新书《贾想》 书名灵感来自张爱玲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7日02:20  扬子晚报

  电影《二十四城记》将于3月6日上映,作为系列文化活动之一,记者昨日从北京大学出版社获悉,贾樟柯第一本有关电影创作的著作《贾想》,在北京三联书店首发。贾樟柯称,之所以会取名为“贾想”,是受偶像张爱玲《张看》启发,该书收录了他12年心血之作,呈现出导演个人敏感而执著的心路历程。贾樟柯的好友画家、纪录片研究者林旭东,诗人欧阳江河、翟永明、西川,诗歌评论家唐晓度等人都特别前去捧场。

  巧遇洋粉丝戛纳卖照片

  首发式上,谈起新书的封面时,贾樟柯透露说,封面照片蕴藏着一段故事,那是他携《二十四城记》参加戛纳电影节时,在机场偶然看到一位洋粉丝在卖一幅照片,照片上拍摄的对象正是他本人,卖者称是贾樟柯的影迷。当贾樟柯走过去,想买下这幅照片时,洋粉丝认出他就是贾樟柯,兴奋地拉上贾樟柯聊起他的电影,并请他签名,最后这位洋粉丝将这幅照片送给了他。贾樟柯对自己出书表示十分兴奋。因为,过去对书和文字他一直都非常敬畏,不敢轻易涉足。从1996年开始拍短片时,他陆续写下一些文字记录,比如在拍摄每部电影时,都会写下导演的话,慢慢地累积成了这本书,也算是面对自己的过程。贾樟柯说,这些文字首先是写给自己的,写作让自己从纷乱繁杂的事物里解脱了出来。

  他靠的是一寸一寸胶片

  贾樟柯说,自己得益于一帮好朋友的支持,他特意感谢陈丹青为新书写了序言。陈丹青称贾樟柯是“和他们不一样的动物”,还说“我们都得一步一步救自己,我靠的是一笔一笔地画画,贾樟柯靠的是一寸一寸的胶片。”贾樟柯说他的这些朋友都比自己年纪大,有的大5至10岁,这些人一直提醒自己如何完善自我,而每个中国导演都应如此,因为其教育背景所带来的基因缺陷太多,承袭了很多历史负面的东西。

  《贾想》是对贾樟柯12年来导演生涯的梳理与总结。以贾樟柯所拍电影为纲,所有收录文章以发表的时间顺序排列,呈现出导演个人敏感而执着的心路历程,文字风格坚定或迷惘,愤怒或幽默,体现出他以电影抒写“良知的乡愁”的深切情怀。

  《中国工人访谈录》将出版

  为了给新片《二十四城记》造势,与电影相关的《二十四城记》电影文献展亦于日前举行,贾樟柯此次又搞新书发布会,说明在这个商业的年代,再酷的导演也耐不住寂寞,要入流。不少“贾迷”也赶到发布会现场,有读者对即将上映的《二十四城记》表示出浓厚兴趣,贾樟柯说,这是一部关于记忆的电影。“电影关注的是中国在这100年现代化过程中,普通人付出了什么?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在这个背后,付出代价和成本的是普通人,我拍这部电影就是希望这个不要被忽视。”

  据悉,贾樟柯新片《二十四城记》将在3月6日全国公映,而他的另一本著作《中国工人访谈录》也将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本报记者 蔡 震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贾樟柯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