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实录:贾樟柯赵涛陈建斌聊《二十四城记》(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5日15:44  新浪娱乐


实录:贾樟柯赵涛陈建斌聊《二十四城记》(图) 实录:贾樟柯赵涛陈建斌聊《二十四城记》(图)
贾樟柯赵涛陈建斌 主演赵涛陈建斌

实录:贾樟柯赵涛陈建斌聊《二十四城记》(图) 实录:贾樟柯赵涛陈建斌聊《二十四城记》(图) 实录:贾樟柯赵涛陈建斌聊《二十四城记》(图)
贾樟柯对话新浪娱乐 贾樟柯怀抱小浪 贾樟柯诠释新片

实录:贾樟柯赵涛陈建斌聊《二十四城记》(图) 实录:贾樟柯赵涛陈建斌聊《二十四城记》(图) 实录:贾樟柯赵涛陈建斌聊《二十四城记》(图)
贾樟柯笑看风云 赵涛手持话筒 陈建斌有模有样

实录:贾樟柯赵涛陈建斌聊《二十四城记》(图) 实录:贾樟柯赵涛陈建斌聊《二十四城记》(图)
赵涛面容精致 陈建斌对话新浪
(点击小图看大图)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新浪娱乐讯 贾樟柯导演的新片《二十四城记》将于今晚在北京举行首映式,在新闻发布会之前,导演贾樟柯、主演赵涛、陈建斌做客新浪畅聊了《二十四城记》影片背后的一些趣闻故事。以下为聊天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将会举行《二十四城记》的北京首映礼,明天这部影片将在全国上映,我们非常荣幸的请到贾樟柯导演作客新浪,来跟我们聊《二十四城记》,希望各位网友给予这部影片更多的关注。

  贾樟柯:谢谢。

   《二十四城记》的主题很怀旧

  主持人:我们看到在过去两天,您带着《二十四城记》去了三个城市,沈阳、重庆、成都,这部影片有西南的背景,也在成都拍摄,放映现场有很多工人组织专场去包场,您看到这三个城市的口碑和反响怎么样?

  贾樟柯:今天我们在北京要举行这个电影的北京首映式,但是在这之前已经去了沈阳、重庆跟成都,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路线的安排呢?因为在电影里面,这个故事的背景是一个有50年历史的国营的老厂,整个故事由五个真实的工人,还有四位演员,吕丽萍、陈冲、陈建斌、赵涛,他们演绎的工人形象,一起讲述这个背景之下中国普通人的生活受到的影响。可以说这个电影是关于记忆的影片,也是非常怀旧的电影。

    在这个故事里面,这个工厂就是1958年因为响应三线建设的需要,所以沈阳的一个工厂,他们有三千个职工,从沈阳迁到了成都。他们整个这个迁移的过程就是从沈阳出发坐船到重庆,从重庆到了成都,所以一开始选择这个工厂出发的地方,我想在国内有同样内迁工厂的非常多,有这样记忆的人非常多,对过去50年里面中国普通人生活所受到的,在剧烈变化里面受到的影响,这样一种记忆,我觉得这个电影可以呈现出来。

  在沈阳,我觉得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情况,因为当时很多当时沈阳的,原来这个工厂的老工人,他们来观看这部影片,千言万语,很多人很有感触吧,有一位老工人拉着我的手说很多年没有看到关于劳动,关于工人形象,关于这样记忆的影片了。最让我吃惊的是观影过程里有很多年轻观众,而且年轻观众占了主体,看了这个影片也很有感慨。这个电影可能对每个中国年轻人来说都是非常有趣的,因为通过这个电影我们可以了解父辈,了解他们生命力曾经遇到的困难跟压力,这是第一站。

  第二站到了重庆的时候,也是我记得当时也是同样的感慨,有一位观众他自己买票来之后,他第一个发言,他站起来说,说他很惊讶,说今天他还以为这部影片因为有50年的记忆,跟他成长有关系,以为是一批中老年观众,结果他一看坐了多半数是年轻人,他当时说了一句话,他说让我对年轻人刮目相看。在场很多年轻观众也给他鼓掌。

  第三站到成都的时候,我们原来电影里真实的人物,采访过的工人师傅,还有来自成都的很多各行各业的人都来看,当这三个城市都是,每个城市只放两场,因为真实的放映是明天,6号可以在全国各地看到这个影片了。

    《二十四城记》是一个感情力度非常大的电影

  主持人:我们看到这个影片的观众越来越多,他们给予这个影片的定性或者词汇的接近也越来越多,可能有以下三个词汇是出现频率比较多的,第一个让人流泪,第二是理解父母,第三是今天在南方周末上看到的不安全,怎么理解这三个词汇呢,它们代表什么意思呢?

  贾樟柯:我觉得这个的确是一个感情力度非常大的电影,就是说这个影片,这里面九个工人,九个人物的讲述,我觉得他们里面的情感故事非常有震撼力,然后在整个观影的过程里,我觉得每个中国人都可以把自己的记忆、经验投注在这个影片里,整个影片从58年讲起,这种单位的记忆,这种集体生活的记忆,我觉得大多数观众都有。在这样一个过程里面,逐渐从计划经济过度到市场经济,逐渐由原来的这种集体生活,逐渐有了个人更多的空间跟自由,那么这个转变过程其实是一个非常非常艰难、沉重的一个过程。这里面,我觉得咱中国人那些不容易,那些在50年里面所经历跟付出的东西,唤醒了很多人的回忆。包括我自己也是在拍这个电影的过程里逐渐跟我自己的生命经验结合到一起,我觉得非常有感慨。

  当时在厂子里采访这些工人的时候,我觉得每采访完一个,内心好像经历了一生一样,我觉得看这个影片面对九个人物的讲述让我们分享九段人生,分享非常完整的生命经验,是一个非常让人感动的过程。

  另一方面,毕竟谈过去你很难没有怀旧的成分,过去的记忆里不管是忧伤的时刻,还是快乐的时刻,时间的过去本身就是忧伤的。所以涉及到过去,涉及到珍贵的记忆,特别是普通人记忆的电影里面,一定包含了这种忧伤的成分在里面。同时,我觉得这实际上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观影体验,好像我们看一本书会感动流泪,通过一部电影面对我们真实的世界,通过一个电影在一个半小时里面面对我们曾经经历过的往事,整理过去,是非常愉悦的一个审美的过程。我相信这个电影所带来的是另外一种波澜壮阔的情感的,这种情感力度很大的感动。

    《二十四城记》可以让年轻人更加了解历史、了解父母

  主持人:我也是叫所谓的80后,我也看过这部影片,看了之后感觉更加理解父母了。但是有更多的80后,似乎还为这部影片在争论,这部影片到底是否适合我们这样的年轻人看?

  贾樟柯:我想这个电影应该是,就我刚才说的,实际上我在拍这个电影的时候,也是了解生活的一个过程,包括这个电影里面,就是讲到的父辈的生活,实际上就是我们其实虽然在每个家庭里面,实际上我们并不一定有很多机会去了解他们的隐衷、隐痛。曾经有一个观众在试映的时候,看完之后他很不安,他说导演,我看了这个电影之后特别不喜欢。我说为什么?他说其实我就是这样大的工厂的子弟,我的父母也是工人,我的父母90年代也下岗了,而且他的父亲也是出过工伤,手指被切掉过。讲到这个时候,他就说,其实我觉得我的家庭,我的日子,我们的每一天生活是很快乐的,非常非常快乐的,为什么你的电影里面这些人物都讲述的是很大的人生里面的困难?

  他讲完这个之后,其实也引起了我的思索,然后我就跟他聊天,我说实际上每一天我们都是在快乐地过,生活里面我们都要制造一种快乐,但是在这个快乐的背后,可能就是我们的上一辈他们承担的东西他不会讲给我们听,越是亲人之间可能越是保守这种生命的隐痛。好像电影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被采访的人物叫(侯丽君),她说她在90年代中期下岗的时候,她孩子要上初中,她每个月200块钱,一个女同志,初中文化水平,我怎么办?当她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实沉甸甸的我也答不出来,但是我相信这个问题她一定不会问给她上初中的孩子,大家一定要给孩子创造一个,父母一定要给孩子创造一个更为自由、欢乐的这样一种成长空间。但是若干年后,当我们在面对生活的时候,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去了解父辈他们曾经经历的,他们的压力和苦痛。我觉得这个电影可以提供一个对话的机会。说实话,往往面对陌生人的时候,人们真实的倾诉才会更加真诚。在一个家庭里面反而很少有机会互相沟通,这个电影本身也是沟通父母,沟通各个年龄层记忆的影片。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二十四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