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日晚,香港国际电影节被一股浪漫、怀旧的气息围绕,一个名为“浪漫演义——电影工作室创意非凡廿五年”的展览在agnes b。艺术画廊举行。成立于1984年的电影工作室,由徐克及施南生创立,经营至今,可谓造就了香港电影最辉煌的一段时期,制作电影接近50部,多部被誉为“跨时代的经典”——英雄本色》、《倩女幽魂》、《笑傲江湖》等。25年后,电影工作室该走向何方?还是重新调整方向再出发?徐克在展览开幕后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徐克认为没有“重新”一说,还会沿着自己的道路继续走下去,“作为一个创作者来说,每个人都会追寻自己很好奇的世界,我也会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研究它、呈现它,比如人类世界面对的能源、精神问题该怎么解决?还有关我们的未来等等,会在电影作品里做一些思考。”
80年代“不安” 90年代“找寻”
回望上世纪80年代,香港影坛进入“百家争鸣”的时代。1984年,徐克及施南生创立的电影工作室乘风而起,代表作《英雄本色》开创出英雄片的潮流,《倩女幽魂》虽是重拍60年代的旧作,但拍摄手法与包装则全面翻新,跟风拍摄者不在少数。徐克告诉记者,80年代他的创作跟那时的心境密切相关,当时对于很多事情看法都是一个不明朗的态度,工作室的首部作品《上海之夜》便由此而来,”影片讲述了人的迁移和环境的改变,象征的是个人的世界与大时代之间的关联,其间有很多悲欢离合、人间冷暖的东西,影片的寓意是——凡事都会过去,所以要看得开。”
上世纪90年代初是港产片最为繁荣的一段时期,而徐克的电影工作室扮演的角色也同样举足轻重,这段时期里,《黄飞鸿》连拍了5集,把黄飞鸿的形象进行了全面的革新,影片有着激荡人心的史诗气魄;《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也不同于以往的侠骨柔情,而是十分离经叛道,片中以林青霞的反串演出为最大亮点,两部影片现都成为难以超越的经典作品。徐克称,90年代里他的作品其实都在反映当时的一种社会心态,“如果用两个字概括的话,80年代是写人的‘不安’,90年代则是‘找寻’。”
港产片的未来在创意
“光阴流转,一晃过了25年,我们的工作室也有25岁了。去年香港国际电影节组委会通知我时,我才意识到,这好像一个很快速的回转,走到今天,我感觉很有戏剧性,很特别。”徐克回忆起工作室成长的点点滴滴,难掩激动的心情。自创立以来,电影工作室一直以新尝试和制作艺术和商业并重的电影为目标,曾一度更新了英雄传说功夫片和古装神怪武侠片两大类型。吴宇森在出席晚间的派对时称:“回想当年于事业低潮期获电影工作室的邀请执导《英雄本色》的日子,别有一番感慨,当时徐克和我一起构思《英雄本色》的剧本,他给了我很多意见,还鼓励我把当时的失意情绪加插在剧本当中,以亲身的感受拍摄警匪片和兄弟情,于当时来说,这是一个新尝试。”
徐克说,当初开设工作室是希望弄一个地方让朋友们一起快快乐乐地拍电影,意义在于实践心目中的意念和广阔的视野。“电影工作者必须要有国际的视野,无论是拍摄高成本或低成本的作品,都要以给全世界观众观看为宗旨。”提到港产片的未来,徐克认为,重要在于香港电影人的创意,“如果我们不断地坚持,并创作出好的作品,香港电影就不会流失。所谓‘香港特色’的电影,前提是要有一个具备‘创新’的剧本,这样的作品是会流传很久的,值得经常拿出来重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