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怀念张国荣已成纪念文化 《东邪西毒》成高潮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02日08:06  南方日报
怀念张国荣已成纪念文化《东邪西毒》成高潮
《东邪西毒》终极版海报

 

  本报讯(记者/郑照魁)6年前的4月1日傍晚,香港巨星张国荣在香港跳楼自杀。在那之后,几乎每一年的这一天,网络、电视、报刊中都会出现纪念“哥哥”的字样;各类媒体上充斥着泪水、花圈、文字、塑像、纪录片、追思会、艺术展,乃至如今韩国举办的电影节。而到了今年,随着《东邪西毒》终极版的上映,这一现象又一次掀起高潮。以至于最近有人提出,应该用“哥迷”文化来称呼这一从2003年开始形成影响的现象。

  影城:

  从未有死明星如此赚钱

  张国荣的一生中涉及到不少娱乐领域,这也使得他的粉丝群无比庞大。而在他身故6年后,影院依然能够凭借他的名头,在这一天大赚一笔,这也是死去的娱乐明星之中极为罕见的事情。

  以本地的中影南方新干线为例,该院线在最近几年,几乎每年的4月1日都会上映一部张国荣主演的电影。但不管是2007年的《异度空间》、2008年的《阿飞正传》还是今年的《东邪西毒》终极版,在这一天的票房都会达到一个令人惊叹的数字。以今年的《东邪西毒》来看,在4月1日之前,该片就已经获得了138万票房,致使这部10多年前就公映过、不少观众都已熟悉内容的电影,在上周的本地影片排行榜上名列第四,而这其中,91%的年龄在20至35岁,看过一次旧版的占55%,看过多次旧版的占9%。

  而在昨日,《东邪西毒》终极版的观影人数也达到了新高。虽然到记者发稿时为止,当天的放映仍未结束,具体的总票房并没有得出,但根据几位影院经理的说法,昨天来看《东邪西毒》的观众的确超过以往很多。而这其中,不乏张国荣的铁杆影迷。据中影南方新干线相关人士介绍,在广州,几乎每年都有张国荣的影迷会来包场看他们专门放映的电影,单是这一点,就已经足以保证当日这些特别放映的“旧片”票房。

  媒体:

  纪念已成一种固定仪式

  从2004年开始,每年的3月31日开始,都是各家媒体的娱乐记者最头疼的一日。因为2003年时,纪念张国荣的文字已经铺天盖地,但之后的每一年的4月1日前后,各家媒体依然不可避免地拿出大幅版面来纪念这位已死的明星。

  问题是,年复一年的纪念,因为缺少采访对象而显得无比空洞。甚至各路媒体,不管是报纸、网站还是电台电视台,所用的标题每年也都是大同小异。诸如《永远的哥哥》、《风继续吹》之类的题目,已经在不同媒体上出现了无数次,甚至连撰文的记者们都有些审美疲劳之感。广州一家小报的记者就对本报记者说:“每年都是差不多的内容,连标题都差不多,但还是要继续做,现在已经不知道为什么每年总要纪念他了,但大家都在做,你不做就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所以看起来基本上就是到了这一天,搞个纪念仪式而已。”

  就今年4月1日出现的纪念张国荣的新闻来看,其实绝大多数也都只是打着张国荣的“仪式”之名,来制造其他的新闻。比如不少网站上挂出的“张曼玉发传真纪念张国荣”、“张柏芝抱儿子纪念张国荣”之类的,原本的纪念味道已经淡化,媒体重点报道的大多是这些依然活着的明星的琐碎细节。

  学者:

  哥哥之死制造纪念文化?

  今年3月,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了洛枫的《张国荣:禁色的蝴蝶》一书,这也是张国荣去世6年以来首次以一个更新颖的观点来纪念这位明星。因为该书首次将张国荣之死从文化的象征意义上开始解读。根据该书作者的观点,很多在张国荣生前对其毫无认识的人,却在2003年4月之后成为张国荣的追随者,而且数量与日俱增。洛枫将这种独特的“后荣迷”现象解读为“纪念”在文化上的一种“延展”,而网络时代信息的快速传播更将这种延展升华为“仪式”。此外,洛枫将张国荣的一生描述为香港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大众文化变革的缩影,并且,张国荣成功地利用香港媒体的转型,引领着时尚和大众文化的风气之先。

  至于张国荣之死,在该书作者看来也是香港媒体“小报化”的恶果。自从1995年之后,香港报刊开始出现话题性的报道,尤其是对他的私生活穷追不舍,导致最终对其艺术形象的嘲讽。甚至在他自杀之后都没有停止。这也导致唐鹤德在《明报周刊》上破例开腔,请求传媒勿再以文字、语言对张国荣进行“鞭尸”;当年歌手梅艳芳等人更公开要求“还哥哥一个公道”。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