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香港电影百年十日谈之第二日:分期与大事记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07日21:41  新浪娱乐
香港电影百年十日谈之第二日:分期与大事记

汤晓丹导演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粤语电影《白金龙》

香港电影百年十日谈之第二日:分期与大事记

1959年黄飞鸿的亲属与《黄飞鸿之三血战流花桥》演职员合照(二排中为黄飞鸿饰演者关德兴)

香港电影百年十日谈之第二日:分期与大事记

吴宇森的《英雄本色》在1986年掀起了英雄片潮流

香港电影百年十日谈之第二日:分期与大事记

《投名状》可谓大华语片的代表作

  第二日:百年风云——香港电影的分期与大事记

    百年的香港电影,既有二三十年代的艰难创业,也有七十年代邵氏嘉禾的双雄争霸,既有八十年代的三足鼎立(八十年代初是邵氏嘉禾跟新艺城,八十年代末是嘉禾新艺城与德宝),也有九十年代后期的明日黄花……可以说,浮浮沉沉,起起落落。

    而在此试将百年香港电影分为初创(1909-1945年)、延续(1945-1955)、转型(1956-1967)、本土(1967-1980)、繁荣(1980-1993)、风格化(1994-2003)、大华语(2004-)等七个阶段,大致勾勒香港电影的发展变化……

  1、初创时期(1909-1945年):

  尽管早在1909年黎北海、梁少坡等已经参与了电影的制作,但香港电影的发展并非是一帆风顺,即使是《偷烧鸭》、《庄子试妻》等影片的幕后支持者布拉斯基,同样存在着亚细亚影戏公司经营不善而转让的困境。而这时期又先后经历了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香港电影断断续续的发展着,甚至在《庄子试妻》后到1924年10月的大约十年时间里,几乎成为香港电影的真空期——黎民伟后来在自述中就提到,原本想趁着《庄子试妻》一鼓作气而大规模组织拍片,但因为合作伙伴魏恩的返回美国而不得不停滞,自己研究十多年。

  这时期的香港电影业发展,可以说是在筚路蓝缕的创业之中,并受到战乱的严重影响——直至三四十年代,战乱为香港带来了不少内地电影人。

  1923年7月14日,由黎海山、黎北海、黎民伟三兄弟创办的民新制造影画公司创立,成为香港第一家由中国人自己集资开设的电影制片企业,一方面招收人手如关文清并创办了演员养成所(即培养、训练演员),另一方面前往美国购买器材设备,后来还拍摄了《胭脂》等作品。而这时期还出现了大汉影业公司(拍摄故事短片《金钱孽》)、光亚电影公司(代表作《做贼不成》)、满天虹影画公司(代表作《艳福难消》)等。如果加上黎北海他们在1934年之前(也即默片时代)制作的作品,香港产生了将近30部默片,但题材方面已经涉及到戏曲片、文艺片、写实片、伦理片、爱国片、喜剧片、恐怖片等各种类型,且更多程度上是来自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民间故事,也可见其与中国内地影片的紧密关系。

  1930年10月,联华影业制片印刷有限公司在香港、上海两地正式注册成立,为三十年代上海、香港的电影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33年9月20日,香港第一部全部有声的粤语片《傻仔洞房》公映,标志着香港电影进入有声片时代。

  1934年2月6日,香港第一部以抗日爱国为题材的影片《战地归来》公映,此后还出现了多部抗日爱国题材的影片,尤其是集体创作的《最后关头》最为闻名。

  1934年5月,上海天一影片公司的粤语片《白金龙》红遍南洋,而在香港成立了天一港厂,并从上海带来了一批人才。天一港厂不但进一步的促使了粤语片的发展,也为后来邵氏兄弟公司奠定了基础。

  1935年1月,由香港华侨教育研究会会长何严,发起了“电影清洁运动”,主要是针对上海拍摄的武侠神怪片,以及香港公司拍制的跟风式作品。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爆发,而不少的香港电影人为了逃避战乱南下香港,带来了大量的资金与技术。12月底时还举办了上海、香港文化界的联欢会,欢迎蔡楚生、司徒慧敏等上海电影人的到来香港。

  1940年初,第二次“粤语片革新运动”发起,提出“先决问题在于根本把影片的品质提高”、“先从剧本入手,有了好剧本才能产生好影片”等观点,而提升了这时期粤语片的质量。

  1941年12月25日,香港沦陷,从此香港进入了长达三年零八个月又二十五天的漫长孤岛期。香港电影也处于基本上停滞的状态,

  2、延续(1945-1955):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却又在不久后爆发了解放战争,这使得再次涌起上海电影人南下香港的热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中国对影片的输入和输出都实施了新的限制政策,尽管港英当局遣返了部分左派电影人,但依然有不少的上海电影人留在香港,包括张善琨、朱石麟等,他们在陆陆续续的成立影片公司、制作影片的过程中促使了香港电影业的发展。其中,永华制片厂的起起落落,又为后来电懋的进入香港市场奠定了基础。

  这时期主要还是由内地电影人在香港大展身手,为香港电影业带来了复兴与延续发展。

  1947年,永华影业公司成立,总经理为来自宁波的阔少李祖永,而加盟者是上海的制片大王张善琨。当时永华的规模非常宏大,并引进了美国的先进的进口设备,罗致大批的南来影人,制作了《国魂》、《清宫秘史》等大型作品,可惜后来经营不善,在1955年后逐渐的由陆运涛主导的国际管理、负责。

  1949年,南下香港的一批上海电影人联合当时香港的粤语片制片、编剧、导演、演员等在内的164人(包括吴楚帆、张瑛等),联名发表了《粤语电影清洁运动宣言》,承诺“团结一致,坚定立场,坚守岗位,尽一己之责,期对国家民族有所贡献,不负社会之期望”,更希望“光荣与粤语片同在,耻辱与粤语片绝缘”。

  1949年,胡鹏导演、关德兴主演的《黄飞鸿传》上映,拉开了此后半世纪的大约一百部黄飞鸿题材影片的序幕。

  1950年,五十年代影业公司成立,由一班来自于上海的电影工作者组成,包括王为一、程步高等。其主要是由电影业同人一起创办的,并采取了集体主义的创作方法(如剧本的产生、修改、导演的设计执行等),创业作为《火凤凰》。这种方式也影响了后来的“中联”、“新联”等知名粤语片制作公司。

  1952年,“中联”和“凤凰”电影公司相继成立,前者是以吴楚帆为首的十九位香港粤语电影工作者创办,而后者是以朱石麟为首的一群国语片工作者创办,而中联的《家》、《危楼春晓》,凤凰的《中秋月》、《一年之计》等都是佳作。

  1955年,由桑弧执导的越剧电影《梁祝》在香港热映(首映便已经超过了100天),影响了后来香港电影——尤其是黄梅调电影的创作。

  3、转型(1956-1967):

  1956年是陆氏影业王国的转折点——从星马北上的戏院商国际与从上海南下的制片商永华正式接轨,合二为一后招揽了不少的文人才子(参考当时中联、新联这些知名影片公司的作品也不少是改编于文学作品或者充满着文学性),如由张爱玲、姚克、宋淇(张爱玲与宋淇是一生的挚友,她的遗作《小团圆》最近由宋淇的后人出版)及孙晋三组成的剧本编审委员会,又如导演易文(今年的香港国际电影节上还展映了易文的一些作品)、陶秦,再加上翌年被陆运涛聘请的钟启文,使得这时期的香港电影业迈上了正轨,并使得香港电影所反映的内容,逐渐的从五十年代初的家庭伦理传统叙事转型于现代化的都市爱情生活故事。

  三十年代成立的天一港厂,经历了南洋影业、邵氏父子等名称的变化后,在制片业方面发展不是很明显,于是,邵逸夫在五十年代末回到香港,将邵氏父子改组为邵氏兄弟,并兴建摄影棚,招聘李翰祥等电影人才,此后随着《貂蝉》等黄梅调影片的大热而成为“一方霸主”,与电懋(即之前的国际)形成对峙的局面。正当两人签订了君子约定后不久,陆运涛却遇上空难,从此,国懋尽管试图改组重振但依然难以复兴,倒是邵氏趁此蒸蒸日上,成为六十年代“东方好莱坞”的象征。

  1956年,国际电影懋业有限公司(简称电懋)成立,由陆运涛担任董事长,钟启文任总经理,宋淇任制片部经理,拉开了电懋在香港的制作序幕,而陆续的推出《曼波女郎》、《四千金》、《南北和》等作品。

  1957年,邵氏父子公司首次与韩国合作制片,拍摄了故事片《异国情鸯》(可以看到当时电懋的影响),由日籍的西本正(即贺兰山)担任摄影——后来他不但为邵氏公司制作了不少影片,还介绍了井上梅次等知名日本电影人来邵氏摄制影片。

  1957年,邵逸夫来到香港接掌制片业务,翌年成立了邵氏兄弟有限公司,并在九龙清水湾买地筹建邵氏影城。而邵氏父子公司改为经营戏院及影片发行业务。至此,标志着香港电影业进入现代化时代的电懋、邵氏陆续在香港成立。

  1963年,因为《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港台两地掀起观影的狂潮,而推动了黄梅调电影的热潮。导演李翰祥则在国泰与联邦公司的支持下策反,离开邵氏兄弟公司,前往台湾自组国联公司。凭借李翰祥的个人魅力,吸引了一批香港技术及表演人才,而对台湾电影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1964年6月20日,陆运涛在台湾空难过世。尽管翌年电懋改组为国泰机构(香港)有限公司,但大势已去,再也无力回天。(但六十年代末时改变制片路线,以民初动作片为主,其中张曾泽执导的《路客与刀客》影响很大。)

  1966年,好莱坞影片《圣保罗炮舰》来香港拍摄外景,为香港电影工业引进新的制作技术。

  4、本土(1967-1980):

  在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下,借着天星小轮涨价的契机,香港在1967年发生了工人运动潮,但这场运动并没有得到已经生活趋于稳定的很多香港人的肯定与支持,而很快被平息;港英政府在平定了这场运动后不久,筹办了第一届香港节,无形中使得战后一代出生的香港人有了更加强烈的本土意识。再加上七十年代初麦理浩爵士担任港督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香港也由无根漂浮的“浮城”发展为一座具有强烈自我意识的“我城”。

  邵氏兄弟公司在1966年推出胡金铨的《大醉侠》后,又推出了张彻的《独臂刀》、《大刺客》等作品,掀起了一股新派武侠电影潮。但邵氏的元老之一邹文怀,在与邵逸夫意见相左又难以平衡之后,离开邵氏自创嘉禾影片公司,经过李小龙的暴红而使得嘉禾与邵氏之间形成了对峙的局面。另一方面,独立制片公司也在七十年代中期兴起,先后有吴思远的“思远影业公司”,麦嘉、洪金宝、刘家荣的“嘉宝电影公司”等。

  1967年,由张彻导演、王羽主演的民初武侠片《独臂刀》上映,本土票房超过100万港元,从此开创了以男演员为主导的阳刚路线。但值得指出的是,邵氏公司其实在六十年代初已经提出新派武侠电影的概念,并邀请了徐增宏、张彻等导演进行了尝试,但反响并不大。

  1970年,邹文怀离开邵氏公司,成立了嘉禾电影(香港)有限公司。嘉禾在初期的制片路线还是很明显的受到邵氏公司的制片影响,后来随着李小龙的加盟与大红大紫而发展为仅次于邵氏公司的制片公司。

  1971年,邵氏兄弟与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演员训练中心,取代之前的南国实验剧团,全面培训新人。

  1971年,国泰公司停产,片厂由嘉禾公司接手。

  1972年,李翰祥重返邵氏公司,首部作品《大军阀》,捧红了许冠文。

  1973年7月20日,李小龙突然逝世。

  1973年,楚原执导的《七十二家房客》叫好叫座,使得已经衰落的粤语电影重新兴起,并与香港人日益增长的本土意识遥相呼应。

  1974年,许冠文离开邵氏公司,自组许氏兄弟公司,与嘉禾合作,创业作《鬼马双星》便成为当年的票房冠军,掀起了本土喜剧片潮流。

  1975年,吴思远创办了“思远影业公司”,创业作是《南拳北腿》,随后的《廉政风暴》成为香港时事写实性影片的代表作,七十年代还制作了成龙《醉拳》、《蛇形刁手》,徐克《蝶变》等影响深远的作品。

  1977年,香港艺术中心成立,而香港市政局主办了“第一届香港国际电影节”,每年举办一次,至今已经是第三十三届。

  1978年,罗卡、蔡继光等创办了“香港电影文化中心”,致力于电影文化的推广和提高。

  1979年,香港《电影》双周刊创刊,至2007年1月停刊时,一共出版了714期。

  1979年,徐克导演的《蝶变》、许鞍华导演的《疯劫》及章国明导演的《点指兵兵》相继上映,被推崇为标志着香港电影新浪潮的代表作。(但香港电影新浪潮这个说法,当时还是存在着不少的争议,包括许鞍华等导演本身也不大认同这个说法。)

  5、繁荣(1980-1993):

  八十年代开始,香港电影进入了急剧发展的阶段。电影产量上,年产量基本上都保持在80部以上,甚至在九十年代初达到了200部以上;票房方面,尽管有大量好莱坞影片的涌入,但本土电影占有绝大部分的票房额度,期望的票房值不再是1000万港元或者是现在的500万港元,而是2000万甚至3000万;外埠市场上,台湾、韩国、日本等地都是香港电影的重要市场;明星方面,也让成龙、周润发周星驰张曼玉林青霞等大红大紫,而导演吴宇森、徐克等也享誉一时。

  至今影评界对香港电影依然有黄金十年、黄金时代等说法,而广泛一点来说,自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初,可以称为是香港电影的繁荣时期,也即黄金时代。

  1980年,麦嘉、石天、黄百鸣在“金公主”院线的支持下,成立了“新艺城电影公司”,经过两三年的发展后,与邵氏、嘉禾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1982年春节,新艺城出品、许冠杰主演的动作喜剧片《最佳拍档》上映,大举胜过了同期上映的嘉禾、邵氏的作品,成为年度票房冠军,也使得贺岁片这个档期基本上确立。

  1982年夏天,《电影》双周刊举办了第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方育平凭借影片《父子情》获得最佳导演与最佳影片奖。金像奖将在今年四月中旬举办第28届。

  1983年,洪金宝、岑建勋和潘迪生创办了德宝电影公司,推出了《智勇三宝》等影片,但影响力还在新艺城之后。直到1985年,德宝租赁了邵氏院线旗下的多家影院组成“德宝院线”,而替代邵氏公司与嘉禾、新艺城再次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1984年,徐克成立了电影工作室,创业作为《上海之夜》。(本届香港国际电影节还举办了特别单元,纪念电影工作室成立25周年。)

  1985年,成龙创办了“威禾公司”,创业作为《警察故事》

  1986年,邵氏兄弟继将院线租给德宝公司后,将影城租给无线电视。

  1986年,吴宇森导演的《英雄本色》上映,掀起了英雄片潮流。

  1987年,香港影业协会成立。

  1988年,香港电影检查三级制开始实行。

  1989年,香港电影导演会成立,吴思远担任会长。

  1990年,新艺城公司解体。

  1990年,周星驰主演的《赌圣》票房超过4000万港元,形成无厘头电影的热潮。

  1992年,香港电影导演会主办的“第一届海峡两岸及香港电影导演研讨会”于1月11日至16日举行。吴思远、陈欣健率领香港代表团,谢铁骊、谢晋等带领大陆代表团,李行、白景瑞等带领台湾代表团参加。(今年还举办了第十届,其中港台代表团中不少都是年轻导演。)

  1993年,香港电影资料馆筹划办事处成立。

  1993年,香港演艺人协会成立,许冠文担任会长。

  6、风格化(1994-2003):

  1993年香港电影的本土票房比起上一年有了大幅度的下滑,而好莱坞大片《侏罗纪公园》也以超过6000万港元的香港票房打破了之前香港上映的影片的票房记录;再加上愈发严重的黑社会不断的参与电影制作或者捣乱事件的发生、香港人面对即将到来的回归时的茫然,香港电影开始步入了其低潮期。

  但危机危机,既有危险也是机会。对于一部分电影人来说,这时期也成为他们进行个人化的艺术风格探索的时期,如王家卫杜琪峰、陈果等,还有不少的香港电影人,如张婉婷、关锦鹏等,也在这个时期里继续他们的电影探索。

  1994年,港产片的本土票房普遍下滑,年度票房只有约9.73亿港元,比起1993年的11.46亿港元减少了将近1.7亿港元,且其中将近一半影片的港产片票房低于400万港元。电影界代表不断呼吁成立电影发展局。

  1995年,香港电影评论学会、香港影评人协会相继在年初、年中成立,前者颁发一年一度的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奖,而后者也设立了一年一度的香港电影金紫荆奖,但在2008年金紫荆奖暂停举办。

  1996年,东方院线结束,全港只剩下嘉禾、金声、新宝三条港产片院线,这比起鼎盛时期的五条港产片院线减少了两条,而其原因之一也在于港产片面临着种种困境无法维持。

  1996年年底,由杜琪峰、韦家辉、游达志、司徒锦源等共同创办了银河映像有限公司,并在翌年推出了《恐怖鸡》、《最后判决》、《两个只能活一个》等作品,以独特的风格成为九十年代中期以来的香港电影中的一名“作者”。

  1996年1月至1997年3月,由王晶、文隽、刘伟强等组成的、刚成立不久的最佳拍档影片公司,推出了四集根据漫画改编的“古惑仔”影片系列,在短时间里形成热潮,但没有维持多久。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

  1997年,陈果导演的《香港制造》上映,以强烈的个人风格获得当年电影评论学会奖的最佳导演,并赢得了不少影评人的佳评,为后来的《去年烟花特别多》、《细路祥》等作品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1997年,香港电影年产量只有89部,也是自1985年来首次跌破了100部。

  1998年,成立不久的“中大”影片公司推出了《没有小鸟的天空》、《阴阳路之升棺发财》、《爱情传真》等7部中低成本的作品,成为了年度最重要的电影现象之一。

  1999年,英皇娱乐集团有限公司(EEG)正式成立,模仿日本的娱乐模式,集合唱片公司、经理人公司、演唱会公司三种功能于一体,积极开拓唱片市场,并在翌年与“寰亚综艺”结盟,进军电影业。

  2000年8月,由张之亮尔冬升主导的星皓影片公司成立,先后推出了《慌心假期》、《男人四十》等作品。

  2003年6月,CEPA协议签订。

  7、大华语(2004-):

  2003年6月29日及9月29日,《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及其附件相继签订,其中关于香港电影的重要一条便是香港电影可以以合拍片的方式,不受进口片的配额限制进入内地市场,这无疑是处于外埠市场的萎缩困境中的香港电影的福音。CEPA的实施,一方面是为香港电影进入内地市场提供了明文的保障,而另一方面也是标志着经过回归后的数年“长假”后,香港电影开始了“安心上路”,向大华语片过渡。

  04年元旦开始以后,更多的香港电影以“合拍片”的方式进入了内地市场,即使香港与内地演员的合作还处于磨合期的阶段,如《伤城》《龙虎门》《投名状》《画皮》《保持通话》等,为了配合合拍片的相关规定纷纷以内地女星担任女主角而削弱了影片的情感戏部分;也有一些影片为了进入内地市场而采取双版本的方式,甚至两个版本之间几乎是两部不同的影片,如《黑社会》《龙城岁月》《大块头有大智慧》与《大只佬》、《豪情》《天罗地网》等之间的差异,但在2008年年底开始,同一部影片在香港或者内地上映的版本,已经趋于“同一性”,如《叶问》、《画皮》、《大搜查》等,差异不大。

  2004年1月1日,CEPA正式开始实施。其实在2003年年底,已经有《炮制女朋友》、《无间道3》等作品是以“合拍片”的名义进入了内地市场,而在CEPA实施后还进一步的放宽了合拍片的条件、港资在内地投资影院的条件等。

  2006年3月23日,由影评人出身的叶念琛导演,新生代演员方力申、邓丽欣等俊男靓女主演的新片《独家试爱》在香港上映,赢得了年轻人的不俗口碑,叶念琛也几乎成为青年人的爱情观的代言人。此后,他又陆续推出《十分·爱》、《我的最爱》、《保持爱你》等作品。

  2007年1月,创刊28年的香港《电影双周刊》正式停刊。

  2007年10月,由内地《看电影》与香港电影学会主办的《香港电影》杂志创刊。

  2007年年底,嘉禾易手,由内地的橙天娱乐接手。伴随着五十年代来香港的几大电影公司——电懋、邵氏、嘉禾、新艺城、德宝——的相继停滞电影制作,标志着风靡亚洲数十年的“香港电影/港产片”逐渐的为为新时代的大华语时代所替代。

  2008年,魏德圣导演的《海角七号》在台北市取得超过2.3亿新台币的票房,形成了“海角”热,年底该影片登陆香港电影院,以760万港元的香港票房登上了年度华语票房的排行榜(第十名)。自八十年代中期来年度票房前十名都在1000万以上的辉煌历史,在2007年时跌破了1000万,2008年又跌破了800万,而年度华语片的总票房只有大约2.4亿港元,即使不计通货膨胀或票价上涨的因素,这个数字仅是相当于1981年时的2.42亿港元的港产片总票房。

  2009年1月,第十届海峡两岸导演研讨会在香港召开。

  2009年2月,由香港导演陈可辛和内地导演黄建新组成的“我们制作”电影工作室,与内地的电影发行公司保利博纳,在北京宣布共同成立了“人人电影”公司,创业作为陈德森执导的《十月围城》。陈可辛也宣布公司计划在三年之内,拍摄完成十五部影片,包括商业大片、中型片,并预计这些影片在三年内的中港票房,累计将超过二十亿人民币。阿木/文

  香港电影百年十日谈之第一日:缘何百年(组图)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香港电影 的新闻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