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娱乐讯 4月9日,比诺什在北京和平饭店接受新浪娱乐采访。“我什么都是,同时,我什么都不是;我可以是任何的所有的模样,正如这世界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无限的自己”,这是朱丽叶·比诺什对自己的评价,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已足以让我们感受到她内心自由博爱的一面。
因为舞剧《我之深处》和法国电影展的原因,比诺什近期频频出现在国内媒体视线,但这种流水线的宣传和采访活动,并没有让比诺什萎靡或厌倦,每一次出现在媒体面前的她都显得那么自然而活泼,无论面对电影、人生、艺术、爱情等等问题,她都以百分百的真诚去思索并作出回答。
在采访厅的外面,我们听到法国工作人员“投诉”:为什么有的记者连电影都不看就随便问一些破绽百出的问题?是的,出道二十多年的比诺什拥有太多的身份,太多的作品,太多的人生经历,要能够与她“平等”对话,也许需要摒除娱乐化的惯性思维,还有那些快食文化般的问答流程,因为比诺什对好莱坞的拒绝早已经证明了她对工业化的抗拒。但我们可以看到,比诺什近期所接受的采访,无论面对任何记者的提问,无论这些问题里面所包含怎样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她都以最真诚最认真的态度去面对,她与你探讨美国主流文化对于女性的态度,她与你谈论人在探索自我过程中所面对的种种,她说“对于侯孝贤来说,一切都是开放式的,他提问,他让我们自己去寻找生活的意义,我从未见过如此大度的导演。”而与比诺什采访的体验,却正如这一段话——她答案里面所包含的开放和宽容,往往充满了启发与无限的可能性,也许,你从未见过如此大度的演员。
从上海转战北京的比诺什,没有停歇。舞台上的身影,大学里的谈话,采访室里的独白,直到今日在和平饭店的采访,微带着感冒的她依然笑容璀璨,在等待工作人员整理采访室的时候,她不顾高高的鞋跟和紧崩的连衣裙一跃而上坐在饭店走廊的桌子上,然后用大大的笑脸面对着助手……在随后的采访里,虽然时间的限制而不足以尽情展开谈话,但比诺什话语里的每一个用词依然显露了她不停歇的对自我的探索和思考。
“我可以是世上任何的可能性”
我觉得我什么都是,也什么都不是。我们一辈子都在寻找某些东西,但并不确定那是什么,或者说是什么让我们前进。我们通过时间、情感、困难、快乐和不同的遭遇去追寻答案,很难去定义我的外在和内在,它们是混合在一起的。
我想我之所以会成为演员,是因为我的情感比较敏感,这有利于演员去寻找释放和开放的可能性。如果你不能打开自己,是很难去饰演别人的。还有就是对于人的同情心,如果你没有这种慈悲之心,你是无法懂得别人的。你是把自己代入别人的生活,例如我在《爱情重伤》里面饰演的女孩,她分别与戏中的父亲与儿子发生感情。如果没有对人性的宽容和理解,我根本无法去扮演这样的人,我可能会像法官一样去批判她。但如果我要去扮演这个人,那我必须要抛开武断的眼光,进入更深的层次去寻找原因,为什么她会这样做。
所以,我——朱丽叶,可以是任何的模样,我可以是强悍的、温柔的、温暖的、冷酷的,世上任何的所有的可能性,正如这世界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无限的自己。
“最内在的灵魂是超越情感的”
但有时候你需要做出选择,这就是人生。我们不仅要听从生活的安排,有时候你必须要自己做出选择,去弄清楚你是什么,然后选择你想要的东西。例如当你感到嫉妒的时候,你可以自己去选择是否要嫉妒,因为那是很不好的情绪,那你会想,为什么我要这样,我为什么要陷入嫉妒当中?这是很困难的抉择,但你一定要战胜它,去面对和战胜这些情绪,并且作出选择。
所以,演员的情绪就像画家的颜料,我们一定要拥有各种不同的情绪,你生活经历越多,感受越多,对你的艺术创作是越好的事情。所以,我可以回答你,是的,我什么都是,但同时,我什么也不是。因为我是超越情感的,最内在的灵魂是超越情感的,情感是了解自己的方式之一,但另一个最真实内在的自我不是在这些情感里的。
我希望分享姜文身上的“能量”
每一种经历或者创作,对我来说都是给予和接受。例如,当我在跳舞的时候,我在接受舞蹈给予我的体验;我在画画的时候,我也在不断接收新的感受,所有我在做的事情,我都在接受它们给予我的。
而说到与导演的合作,我觉得很多时候是一种互动,当你与导演坐在一起聊天、讨论,这时候会产生很多创作的欲望和激情,例如我与奇斯洛夫斯基合作前从来没看过他的电影,只是跟他聊了一下就特别想跟他合作拍电影。比如姜文吧,看着姜文,就觉得他身上的能量是非常充足的,我不去想这个电影说的是什么题材或者什么事情,但就是特别想跟他去合作拍一部电影,分享这种能量,而我现在确实计划会与姜文合作一部片子。
至于选择大众还是小众,这是人生的挑战。好莱坞电影是比较容易让观众接受,但你要选择自己喜欢的。我本来可以有不同的事业发展,去好莱坞拍电影,或者嫁一个好莱坞明星,那我也许会有更多的名利,但我没有选择这个,我喜欢小众。每个人都要选择自己的路,那是人生的挑战。谭争劼/文 王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