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拉贝日记》主创南京凭吊遇难同胞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15日02:19  京华时报

  中德合拍电影《拉贝日记》被称为中国版《辛德勒的名单》。昨天,该片发布会在南京拉贝故居举行,主创王中磊、张静初和李明等出席。主创还参观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凭吊逝者。片方透露,《拉贝日记》原件将于28日随拉贝的孙子来北京。

  合拍故事片首次直面“30万”

  昨天上午,华谊兄弟总裁王中磊携演员张静初、李明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主创们被震撼。在国际馆入口处醒目位置,摆放的就是约翰·拉贝的铜像。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说,虽然他还没有看过电影《拉贝日记》,但是他很早就知道该片以国际视角揭露了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的暴行。他指出,“遇难者30万”这一说法首次在一部不是由中国电影人独立创作的国际化的故事电影中作为主要内容被表现。

  《拉贝日记》原件将展出

  据片方介绍,上世纪初德国商人约翰·拉贝受聘西门子公司,前往中国经营。他目击了日军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于1937年至1938年写下日记,后经子孙整理、发表,是为《拉贝日记》。日记记录了南京大屠杀这一史实,是珍贵的历史资料。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拉贝和中外人士发起建立“南京安全区”,拯救了数以万计中国人。1938年,他返回德国,揭露日军暴行,遭盖世太保迫害。

  昨天,王中磊宣布,约翰·拉贝的孙子托马斯·拉贝将于4月28日在北京首映式上携《拉贝日记》原件亮相。

  昨天下午,王中磊、张静初和李明分别向竖立在拉贝故居的拉贝铜像敬献了鲜花。他们还朗读了日记片段。当天,发布会在拉贝故居举行,现年82岁的李世珍老人去往拉贝故居,向大家讲述了拉贝拯救南京百姓的事迹。她介绍,当时她10岁,日军进城后,她和亲友等50余人在拉贝的保护下获救,“拉贝是好人,没有他就没有我的今天。影片上映后我会带着孙子们去看”。

  王中磊担心票房分流

  由陆川执导的电影《南京!南京!》将比《拉贝日记》提前一周上映。华谊兄弟透露,《拉贝日记》的剧本曾拿给陆川看,但是陆川没有看上这个剧本,并对该片的制作团队提出了一些意见。王中磊表示不太在意此事,他说,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拍摄得太少,希望中外导演都能聚焦这一题材,无论从哪个角度拍摄都是好事。

  王中磊说:“《拉贝日记》和《南京!南京!》都有可能成为卖座电影,我对《拉贝日记》很有信心,它的票房应该在1亿元左右。”他也表示忧虑:“当然从商业上来说,相同题材影片上映会分流观众。电影里不可避免地会描述那些灾难场景,观众可能会产生不好的生理、心理反应,我希望不要一起上。”

  王中磊还说,陆川的前两部电影《寻枪》《可可西里》都是华谊兄弟投资的,虽然他的《南京!南京!》与华谊兄弟的《拉贝日记》竞争,但是他“仍旧当陆川是小弟弟,希望他在商业上有突破”。

  张静初在《拉贝日记》中饰演学生琅书,这一角色是拉贝拯救生命的见证者,同时她用镜头记录了那场灾难。张静初说,她知道屠城的恐怖,曾经很害怕拍摄该片,在实拍进入屠杀现场时,她头皮发麻,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满眼都是屠杀和强奸”。然而拍完《拉贝日记》,她变得坚强起来。

  本报特派记者易东方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