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烈场面
很多看过《南京!南京!》的人用“震撼”二字来评价它,以至于更多没看过片的人问我,“战争场面是不是很大?”“仗是不是打得很激烈?”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虽然陆川反复强调这是部纯粹的战争片,但整部电影里的战争场面其实只集中在前半个小时,也绝非以大场面、大阵容取胜。其中最精彩的要数十几分钟的巷战:凌厉的剪辑、逼真的声效、一丝不苟的场面调度……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相比战争场面,更加撼动人心的是那些屠杀、强奸甚至是文戏的场面,很多镜头都让人看后良久无语。这似乎是难免的———要知道,导演陆川和摄影曹郁在拍这些场面的时候,自己都会很难受。
1 屠杀:活体刺杀,日军围观
日军攻下南京城后,在城内实行大屠杀。除了大规模的射杀外,还有活体刺杀,一圈日本人围着,看中间的人怎么把战俘活活刺死。
●导演解读:我们请了抗战纪念馆的馆长,然后也请了大屠杀纪念馆长看了电影,他们觉得我们的屠杀场面是所有屠杀影片中最逼真的,逼真到他们希望能要到这一段的胶片,把它做一个小拷贝放到博物馆里让人看。因为它已经真实到这种程度了,可以当做一个类似纪录片的资料来看。事实上我们在拍的时候,研究了大量日军的记录和图片,从日本也搜集到很多盖着“不许可”章的那种图片,电影里很多场景都是参考(那些)照片来拍的。活体刺杀那场戏,我们拿到的有张照片就是这样的:有人用刺刀刺,周围一圈日本人在看。再比如活埋,也是从图片上看到的。我以前以为埋人就是把人都埋掉,后来发现他们埋人不是全埋,而是露个脑袋———人埋到那个地步就呼吸不了,就会闷死,挺恐怖的。
2 抵抗:刘烨杀敌,一气呵成
电影一开始,以刘烨为首的成千上万守城士兵,手挽手用自己的身体筑成城墙,将日军围困。对峙许久,日军终于发起进攻,双方进行了贴身的肉搏战,血肉横飞。之后,以刘烨为首的一小分队人坚持抗击日军,和日军展开巷战。刘烨在窗口射击,数人轮番上阵掩护他;扔下一个手榴弹后,刘烨又冲上楼打死两个刚上楼的日军———这段戏一气呵成,十分流畅,看得人非常痛快。
●导演解读:刘烨的射杀,包括下楼跟别人的配合,包括底下日军怎么进攻,这样一组戏我必须先完整地在脑子里看到,然后去排练。这些前后景演员的配合必须是严丝合缝的,所以战争戏拍得特别慢,因为我们每天要花很多时间去排练,就像排话剧一样。当时我们使用了一种拍法,叫接力拍,也就是说安排三台摄影机。比如今天我们采访有一台摄影机,我突然发疯了,把你推到沙发上就跑了;这时候走廊还有一台摄影机等着跟我,跑到院里还有一台摄影机,然后我打了翻译员一顿。这样就有三台摄影机跟着演员的整个表演过程,这样演员很幸福,他就全在情绪里,不停。刘烨的那场戏,得排一上午,但是两次就过了。
3 强奸:镜头不再一闪而过
几名日军冲进难民营,抓住中国女人就施虐。电影里的强奸戏不是一闪而过,反而拍得很真实。
●导演解读:以前拍强奸戏,都是一黑场,灯一亮,女演员留着鼻血或者脸上挂点红什么的,表示被强奸了。但我们这个不是。我们在天津拍这场戏的时候,执行导演、副导演跟这些演员都说清楚了,拍这样的戏,要本着自愿的原则。然后就真的有些女孩过来,我记得有个女孩是瞒着男朋友来的,她的专业是外语而不是表演,所以我就有点担心。她说能在这部电影里这样记录下她的表演,对得起自己,我觉得挺佩服她的。
●摄影解读:强奸场面现在剪掉了好多。本来那场是这样的:有一个女孩,在睡觉,从被子里被拉出来,从穿着衣服到全裸,一个完整镜头拍下来的。拍这段戏之前,因为很特殊,大家也很多都没拍过,还有工作人员觉得挺有意思、嘻嘻哈哈的;但是第一场拍完之后导演喊停,全场一点声音都没有———全场肃穆,大家心里都很难受。日本演员也低着头不说话,只是赶紧拿衣服把女孩盖住。我们这是第一次拍强奸镜头,我们也怕假,拍出来之后就知道很真实,因为(在)现场大家心里都受到很大冲击。
4 裸尸:一车女尸触目惊心
日本人正在嬉闹跳舞,玩得很开心。一边的慰安所里,突然有一具具女尸被抬出来,扔到车上运走。
●摄影解读:这个镜头的设计是一个很重要的点,一下触动角川的心灵。我们是在黄昏的时候拍的,扮演裸尸的也是群众演员,很多灯打在她们身上,有一种很洁白的效果。这里确实没有完全写实,否则会有很多血污,很脏的感觉。我们不想那样拍摄,因为情感上的原因,我们自己都接受不了。最后调色的时候也把周围压了一点,皮肤感觉提亮了,让观众感觉她们的身体很洁净,更有雕塑感,我们想拍出圣洁的感觉。
“南京”影像
这些前作也触目惊心
《黑太阳之南京大屠杀》(1995)
导演:牟敦芾
以血腥手法重现了当年南京城人间地狱的场景,充斥大量限制级镜头,未能在内地上映。导演牟敦芾的上一部作品《黑太阳之731部队》,是香港电影分级后第一部被评为三级的电影。
《南京》(Nanking,1995)
导演:比尔·古登塔格(BillGuttentag)、丹·史度曼(DanSturman)
这部纪录片2007年在中国内地上映,引起强烈反响。影片采访了南京大屠杀期间在南京的外国传教士、医生、记者和幸存的中国人,以及日本士兵,收集了许多珍贵的信件、日记、照片和影像资料,不乏触目惊心的画面。
《南方都市报》供稿
采写:本报记者 方夷敏 实习生 韩伯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