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南京!南京!》22日长春上映 剪辑超过16版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22日11:37  城市晚报
《南京!南京!》22日长春上映剪辑超过16版

《南京!南京!》海报

《南京!南京!》22日长春上映剪辑超过16版

范伟与秦岚饰演一对夫妻

《南京!南京!》22日长春上映剪辑超过16版

高圆圆饰演姜淑云

《南京!南京!》22日长春上映剪辑超过16版

刘烨饰演陆剑雄

   我不是在拍屠杀的电影。我的目标也不是去做一个关于屠杀的电影。70年后拍这么一部电影,是希望当下的人对战争中人性可能变成什么样、战争给我们带来什么,有一个更深切的了解。——陆川

  陆川四年磨一剑的作品《南京!南京!》今日全国公映,影片由中影集团、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出品,刘烨高圆圆范伟秦岚、中泉英雄、江一燕等出演。该片曾在农安取景数月,片中三分之二的内容在此拍摄完成,这些令影片对于长春观众有着不同的意义。本报近日已连续刊发了《南京!南京!》主创人员的采访,以戏中人的视角解读了该影片。

  记者刘畅报道  《可可西里》之后,陆川卧薪尝胆4年拍摄战争灾难大片《南京!南京!》,该片将于今日14时在长上映。影片拍摄期间,剧组曾“驻扎”农安县,在搭建的“南京城”内拍摄数月。为此,影片上映当日,导演陆川将率主演秦岚、江一燕、中泉英雄回到“根据地”长春,将在万达欧亚国际影城、放电影院国际影城、万达重庆国际影城陆续与观众见面,其间还将有参与拍摄的群众演员参与首映活动。

  影片《南京!南京!》大致分为两段:前半部分以军官陆剑雄(刘烨饰演)为重点,他在日军破城后留在城中,在街头巷尾展开惨烈的抵抗,并且最后悲壮地牺牲;后半部分以拉贝(约翰·佩斯利饰演)的“安全区”为中心,刻画了姜淑云(高圆圆饰演)、唐先生(范伟饰演)、唐太太(秦岚饰演)、小江(江一燕饰演)所代表的小人物,在民族与个人遭受生死存亡之际,所做的种种保全自己和保护他人的行为。

  与以往反映南京大屠杀题材的影片不同,《南京!南京!》以全新角度讲述历史,通过普通士兵角川(中泉英雄饰演)的视角展开情节,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镜头展现“中国人的抵抗”和“战争中中国人的面孔”。另外,为了避免血腥的气氛,更好地带领观众进入情境,《南京!南京!》选择黑白片的色调。

  【上映快讯】 

  《南京!南京!》超《赤壁》

  日前,影片在南京举行看片会后,来自全国35条院线的60多名影院经理表示看好该片,纷纷追加拷贝。记者从片方了解到,《南京!南京!》全国拷贝投放总量已突破1400个,超过此前《赤壁》创下的全国最高纪录。另外,片方对于该片的票房前景表示看好,出品人、制片人覃宏表示,“我们预算票房是1.5亿。”如此看来,陆川有望凭其第三部影片跻身“亿元俱乐部”,成为继宁浩后第二位有过亿票房号召力的70后导演。

  【同题影片】 

  即将上映的“南京往事”

  《拉贝日记》

  导演:傅瑞安·加伦伯特

  主演:乌尔里奇·图库尔、张静初、香川照之

  《拉贝日记》是以国际安全区委员会的视角来看待这段历史,影片讲述了一个身为纳粹分子的德国商人约翰·拉贝,在南京自家院内竖起一面巨大的纳粹旗,以此保护中国平民百姓躲过日本屠杀。

  《拉贝日记》和《南京!南京!》都对约翰·拉贝有很多描写,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拉贝在收到德国通知后无奈地回国,并且在离开前上演了向中国人民下跪的一幕;而后者拉贝是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抗争和争取,最后不得不离开时,中国人民是高呼其名为他送行的。

  《南京浩劫》

  导演:西蒙·韦斯特

  主演:杨紫琼 

  《南京浩劫》2007年8月在南京开机,耗资2亿元人民币,是好莱坞首次拍摄反映南京大屠杀的电影。影片以张纯如作品《南京大屠杀》为基础,从一个中国家庭的视角看南京沦陷的前前后后,再现1937年的那场劫难,包含日军暴行、中国人民的屈辱和反抗,以及第三国的救援。

  该片曾在“美国电影市场”发布首款海报和预告片,整个预告片结构紧凑、扣人心弦,用快速剪切但又十分流畅的镜头展现了马吉牧师拍摄的16MM胶片秘密冲洗并带到美国的过程。

  【影片背后】 

  婉拒外国剧本

  2005年初,曾有国外电影公司将“南京大屠杀”题材剧本送到陆川手上,在该剧本中,陆川看到的还是“辛德勒”的故事——西方人再次扮演“救世主”,只是这一次被拯救者由犹太人换作中国人。陆川说,“当时我想拍中国人的抵抗,但是合作方觉得我想拍主旋律。我对他们说不,还自己动手写本子。这是中国人和日本人的事,中国人和日本人必须直面,想绕弯绕不过去,所以我把日本人放进来。” 

  艰难收集史料

  2006年春,陆川在北京郊区租了栋别墅,面对整个房间的资料,开始了剧本写作。搜集资料过程中,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研究现状让陆川很惊讶。一方面,由于70年前的中国没有完善的户籍制度,使得有关屠杀受害者的调查与统计异常困难,加上国内的相关研究和调查工作起步相对较晚,一些史实已变得模糊。另一方面,国人已习惯于用一种哭诉的哀腔来讲述这段历史,而哭诉的声音是弱者的象征,对于旁听者是没有说服力的,于是他坚定地突出中国人在大屠杀中的抵抗精神。

  立项遭遇“撞车”

  2006年剧本完成申请立项时,陆川遇到了大麻烦,大家都在赶“南京大屠杀70周年”,那一年向电影局申请立项的同类剧本竟多达5个,外交部和广电总局出于稳妥的考虑,《南京!南京!》没有获得立项,但此时60人的剧组已经建立,选景和美术的工作也已展开,投资方已经花掉数百万的前期投入。于是,陆川和出品人、制片人覃宏动用各种关系,通过4个月的游说才让剧本审查通过。陆川感慨,“无数人在推动这件事情往前走。” 

  拍摄苛求细节

  2007年底至2008年3月,剧组在长春周边的农安县搭建了面积800亩的“南京城”,城墙、废墟、旗帜、荒野一应俱全,仅此就花费了1500万元。之所以北上选择农安,陆川在拍摄间隙曾讲起,70年前的南京并不像现在这么温暖,景观与东北相似,有皑皑白雪。实际上,南京政府相关部门给剧组提供了一块拍摄场地,但是陆川怕拍摄周期长,到时周围都变成绿色了,肃杀的气息便会消失。所以又仿照历史资料,复建了当年南京的部分城池和市区景观。

  除此之外,很多细节也十分考究,比如日军军服里的毛料都是做到最好。国内最大的民间抗战博物馆创建人樊建川给剧组送来军服、军刀、手摇式警报器,甚至当年士兵携带的餐具等文物,拍摄现场所有的道具都是根据这些文物仿制而成的。甚至电影中,每一张出现的“中国脸”都是按照遗留下的照片复原,就连拉贝撕碎的一张报纸,也是按照当年的一张德文报纸复制下来的。陆川甚至表示,如果有人挑出超过两个穿帮镜头,那他就觉得很失败。 

  剪辑超过16版

  《南京!南京!》拍摄周期长达8个月,审查过程也有半年,前后剪辑的影片版本超过16个,每一次审查,陆川也会发现片子没有达到自己满意的程度。对于现在公映版本,陆川说,“肯定有些东西观众见不到,中国电影还没分级,一部电影从老人到小孩都去看,有些镜头是不适宜的,但核心的表达没有损失,对于现在的审查结果,我非常庆幸,我感觉到很多人在帮这个电影,让它以很自然的方式呈现出来。”陆川认为不会有导演剪辑版,导演版永远没有最终版好,剪掉内容只会放在花絮里。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