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南京》之技法篇:一次完整的概念设计(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25日17:28  新浪娱乐
《南京》之技法篇:一次完整的概念设计(图)

在《南京!南京!》的舞台式视听环境里,刘烨(左)的牺牲有些突然,而小豆子(右)逃出生天的设计则显得有些功能化

  从一开场的照片加字幕,《南京!南京!》就确立了它的叙述特点:这是一部与历史断裂的电影。所有与重大史实相关的内容在影片里没有具体展现,比如日军的部署、国军的动向、难民营的建立与维系、南京事件的时间流程等。可能导演一开始,就并不打算讲述“南京大屠杀”的来龙去脉、起因后果,而是直接把观众拉入他企图描述的世界:生死之城。

  整部电影的视听环境,其实是把南京城设置成了一个舞台式的、封闭的布景区。在这个空间里,我们找不到方向,四处都是销烟和废墟、断垣与残壁,日本军队像鬼魂一样时隐时没。在这里看不见一处完整的民居、商铺,没有清晰的街道、路名,连难民区的地点、分界也并不清晰,整座城的空间属性都是象征性的。日本人可以随时出现在任何地方,而对于生存在其间的中国难民来说,南京变成了一个生与死的超现实之城:他们在某个地点能小心翼翼地存活,某个地点则任人宰割。

  导演设置了几处关键场景,全部是功能性的。比如那个教堂,原本是生命的保护所、信仰的发源地,然而第一次当日本军人侵入的时候,教堂与生命的意义完全被打破。第二次,是南京女性在这里聚集,自愿选出去给日军慰安的妇女。把这种义举设置在教堂,明显体现出导演的创作动机。

  不光如此,人物的设计也是功能性的。一个英勇抵抗的军人、一个正气凛然的教师、一个灵魂升华的卖国者、一个对战争产生怀疑的军人、一个被寄予希望的孩子。他们被这场无人性的战争扯到了这座生死之城。除了主角之外,看不到真实的姓名,看不到真实的家庭,看不到最普通民众的生存状态;哪怕他们的脸在一个个特写镜头里得到展现,但我们看不到他们的内心世界,并不知道他们的想法。他们只是每个情境的铺堑者,在被威胁的情景里表现恐惧,在被屠杀的情景里表现无奈,在被强暴的情景里表现无助,在需要煽情的时候举起了手。

  陆川把整个南京事件变成了封闭舞台上的生死决择,打上了浓重的个人意图。不过,也许为了消除这种空间的疏离感,营造出真实感人的效果,除了美术上的努力外,《南京南京》从头到尾都贯彻了黑白色彩、手持摄影的视觉风格,这在处理混乱、紧张场面时有着不错的效果,拉近了与真实的距离。对涉及大规模人群的场面调度,导演有着精确的设计,造出了凝重的视觉美感。

  导演花费了不少心力描述日军进城前后的状态,进军时采用的强劲鼓点及民族乐器形成了强大的压迫力,与中国民众进行无奈抵抗时所用的抒情弦乐形成对比。在这些段落里,陆川展示了良好的商业电影控制能力。影片后段,导演利用多机位与特写,对日军祭祀仪式进行浓墨重彩的渲染,并以角川个人反思引发的崩溃结束了入侵者的视角,而给中国民众留下的希望则是后代———一个逃出生天的孩子与一个尚在腹中的胎儿。这个生死之城的结局是侵略者死、反抗者生,一次完整的概念设计。■云中

  《南方都市报》供稿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南京》 的新闻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