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南京大屠杀题材影片《拉贝日记》今日起在全国上映。昨日,导演傅瑞安·加仑伯格率主演张静初、袁文康、乌尔里奇·图库尔等人在北京参加影片的亚洲首映式,约翰·拉贝的孙子也来到现场展示《拉贝日记》原件。
《拉贝日记》和《南京!南京!》两部反映南京大屠杀的电影题材撞车,华谊兄弟总裁王中磊对此表示,两部电影都把南京大屠杀这个题材拍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耗资2000万美元拍就的《拉贝日记》由中德两国电影人合拍,影片在德国电影奖上一举获得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美术和最佳服装设计四项大奖,昨日,德国主创将最佳电影2.8公斤的全金“小金人”带到现场进行展示。
《拉贝日记》导演傅瑞安在现场表示,当年《孔雀》参加柏林电影节时他坐在张静初的身边,当时开玩笑说,如果有一天来中国拍一部中国电影,一定找她来演,没想到戏言成真。
日记拉贝之孙展示原件
约翰·拉贝的孙子托马斯·拉贝昨日来到现场,带来了家族珍藏50多年的《拉贝日记》原件,看了原件的张静初说,这是她第一次看到原件,心里特别难过,会让人想起拉贝在60年前是如何把一次又一次的屠杀记录下来的。
托马斯还为影片中的日本演员香川照之颁发了首届拉贝和平奖。香川照之由于正在日本拍戏不能前来亲自接受奖杯,他在片中扮演朝香宫鸠彦亲王———裕仁天皇的叔叔,也是南京大屠杀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质疑希望观众寻找答案
《拉贝日记》在媒体看片之后,有观众质疑影片最后,南京人民欢送拉贝的镜头不太真实。导演傅瑞安表示,他特意安排欢送拉贝的镜头是为了向拉贝致敬,拉贝做了那么大的事情,但是生前并没有得到荣誉,因此影片中安排这样一个情节向拉贝致敬。
至于中国人的形象问题,导演称,他想要体现中国人的精神,想让中国观众看完影片之后去寻找一个答案,反思为什么中国人会在那个历史时刻表现得软弱。
影片中出现了纳粹党旗掩护中国人逃生的镜头,傅瑞安说,他并不想借此洗刷德国纳粹在二战期间的罪行,但是历史就是这样发生了,这么一面残酷的旗帜在另外一个国家却能拯救人的生命。
导演介绍,目前只有一家日本发行商愿意买片,但前提是删掉片中所有香川照之的戏,因此被他拒绝了,但他还是希望影片能够在日本上映。
撞车两部电影视角不同
《拉贝日记》和陆川导演的《南京!南京!》均属于南京大屠杀题材,两部电影上映仅仅相差一个礼拜。傅瑞安说,他暂时还没有看到《南京!南京!》,从现有的资料来看两部电影可能是视角不同。
王中磊则很看好《拉贝日记》的票房:“《拉贝日记》和《南京!南京!》把这个题材拍到一个新的高度,能让海内外的观众知道这个历史事件,虽然任何独特的角度和南京大屠杀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
■ 剧情简介
电影《拉贝日记》取材自约翰·拉贝撰写的战时日记《拉贝日记》。1937年,商人拉贝和他的妻子Dora生活在南京,他是西门子分部的负责人。在他的庆功欢送舞会上,日军轰炸了南京城,随后日军攻占了上海。曾经对纳粹主义深信不疑的拉贝,在战争的残酷现实中挺身而出,在“南京大屠杀”期间一手组建起“国际安全区”,挽救了20万中国百姓的生命。
■ 主角口述
●乌尔里奇·图库尔(饰拉贝,上图)
我的外祖父长得非常像拉贝,本人也有几分相似,但更要追求神似。电影中最难演的一幕是拉贝的司机被日本人砍头,这样能够换回20个中国人,当时就感觉自己像神一样,必须决定哪一个是要救的。
●张静初(饰女学生琅书,下图)
我做了很足的心理准备才接拍这部电影,小时候看过一些南京大屠杀的电影,但都是强暴、杀戮,心里特别害怕。这部电影有一些爱和希望,琅书也拥有爱情。这部电影不仅仅是表达战争,而是触及到人性本身的阴暗面。
采写/本报记者 刘婷婷 摄影/本报记者 郭延冰
新浪娱乐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