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拉贝日记》昨日上映 观众失望大于感动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30日13:21  春城晚报
《拉贝日记》昨日上映观众失望大于感动

拉贝日记

  □ 首席记者 马军艳 实习生 杨艳

  本报讯 昨日,取材自拉贝撰写的战时日记被称为“中国版辛德勒”的影片《拉贝日记》在昆明各大影院上映。《拉贝日记》上映的同时,由陆川执导的同样反映南京大屠杀题材的影片《南京!南京!》也正在昆明各大影院热映,相较于《南京!南京!》首映的火热场面,《拉贝日记》的首映略显冷清。 但正如影片的名字一样,影片用拉贝——  一个外国人的视角记录下了南京大屠杀前后,在南京城里发生的战争,给观众一个全新的视角看待这场战争,同时也让更多的人记住在这场战争中,“拉贝们”为遭受苦难的中国人脱离苦痛所做出的努力与付出。

  影片上映前本报联合新建设电影世界举行了“给张电影票瞧瞧”活动,共有20位幸运影迷免费观看了影片,昨天观看完影片后,记者也采访到了这批观众。虽然此前《拉贝日记》在德国获得了如此高的殊荣,但从观众反映的情况来看褒贬不一,大多数观众认为该片在反映南京大屠杀这段沉重历史时没有《南京!南京!》来得深刻与震撼。

  褒

  李先生:“拉贝在影片中说了一句话‘我在中国生活了27年,就我对中国人的了解,一个能容纳10万人的地方,绝对能容纳下20万中国人。’这句话是影片中让我感到意义最深远的一句台词了。”

  童小姐:“看完《拉贝日记》让我觉得很感动,感动德国导演能以一个客观的视角去拍南京大屠杀的影片,而日本人却不愿面对这一历史事实。”

  尹小姐(大学生):“影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战争之外的第三方,从感觉上颠覆了我们对于战争片的固有思维。之前只是认为,只是我们自己在抵抗日军的侵略,没想到还有一批这样的人在为了别的国家的战争中的苦难百姓付出很多,我觉得他们的爱已经超越了国界。”

  贬

  肖先生(旅行社职员):“与《南京!南京!》相比《拉贝日记》逊色了许多,没有表现出让人震撼的东西,影片叙事化过强,感情色彩的东西太少,难以在我心里长时间存放。”

  张小姐(媒体从业人员):“影片很单薄,没有历史的厚重感,缺乏感情色彩。角度过于旁观,完全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复述一件事情。而且很多表现日本人凶残的东西大多用了影像资料,没有震撼可言,让我觉得有些失望。”

  徐小姐(教师):“不熟悉拉贝的人,有可能会不知道这部影片的内容,我觉得这有可能会影响到该片的票房。”

  李先生:“更多的是在用外国人的角度来看这场战争,影片对于主人公的描述过多,反倒对于灾难和战争的描写较少,有些情节设计得过于完美,比如说张静初片中饰演的角色在遭日本人凌辱的时候,一个小孩子竟能杀死两个日本人,太假了。”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拉贝日记 的新闻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