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想在历史的伤口上撒盐
《拉贝日记》严格来说不是一个南京大屠杀的电影,
我更想讲的是一个救赎的故事,希望的故事
-本刊记者/余楠
导演就是一个德国的陆川
《拉贝日记》筹拍之际,《南京!南京!》等同类题材也在启动,明知题材会撞车,为什么还是决定投拍?
现在咱们都知道很多人在拍,包括艺谋曾经在筹备《金陵十三钗》,但实际上在《拉贝日记》筹备的时候,还没有其他导演的那些计划,也许在他们内部有,但是媒体没有公布,或者说华谊不了解。我在确定拍《拉贝》的时候,真的没有很明确地想过“我要拍一部南京的电影”或者“我想告诉大家什么”,这些都没有。南京大屠杀这个事对所有中国人来说,好像都知道,又好像都不知道。我们都知道有30万同胞遇难,经过淞沪会战的顽强抵抗之后,当时的首都南京被日本人作为宣泄的城市,或者说他们的报复或是一种战略吧,他们有很多目的。不完全是我们潜意识想象的这帮士兵本性就是那样的,因为开始他们没想到最后事情会失控到那样的程度。人性里面最恶的一面全部被打开后,它很难控制了。
我此前也不知道拉贝是谁,就是以前看书知道有《拉贝日记》,以为就是拉贝这个人在他这个期间记录了屠杀的东西,作为外国人记录这个东西,若干年后被发现了,来佐证屠杀这个事。但后来才发现不是,当我们跟做了10年准备的制片人,和这个做了四五年准备的导演接触时,才知道原来拉贝是个参与者。这个城市当中有三种人在参与:侵略者、被侵略者和像拉贝这样的外国人第三方。所有达官显贵都已经离开南京,留下的都是最普通的市民,拉贝见证了这20天发生的一切,这个角度让我挺震动的。
以前我们也看过一些关于这段历史的电影,但近十几年来,用新的电影语言来讲述南京的电影是没有的,这段时间集中出现几部南京题材影片,应该是个巧合。
德国制片人或者导演当初说服你投资的时候,有没有告诉你他们为什么要拍这部片子?
他们没有说过口号式的话,没跟我说过这是一个“责任”,他们更多的是从电影角度出发,他们认为这是非常适合拍成电影的题材。另外他们也觉得在中国拍拉贝的故事,蛮挑战的。他们在自己的教育里压根不知道拉贝在中国的故事。可能跟我差不多吧,我接受这部电影的时候,没有想证明什么的念头,就是觉得这是一个好的电影题材。德国人都知道奥斯威辛集中营,也知道欧洲战场的事情,但他们不知道在遥远的东方,在同一个时间,还有一个城市叫南京,发生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合约上把字签完之后,你开始进入工作状态之后,才发觉很多事情有意义。
导演加仑伯格此前只拍过一部长片,制片人也很年轻,初次合作的外籍团队,为什么获得了你们投资人的信任?
他们虽然很年轻,但有很成熟的拍摄经验。导演在德国是一个大家都知道的导演,只是年轻,开玩笑说他就是一个德国的陆川。
相对来说,他们在跟我聊电影的时候确实跟中国年轻导演有区别。中国年轻导演会跟我聊他们的抱负、思想等等很多电影以外的事情,这些人却跟我只聊电影。哪怕他们拍了一个很震撼的题材,他们也不会用这样的词汇,只是跟我说他们想怎么拍,有什么样的情节。
有一件事情很遗憾,我们刚开始谈这个电影的时候,主演是德国另外一个很有名的男演员,就是乌尔里希·穆埃。我们合约都签了,在筹备过程中他去世了。后来我们赶紧开会,换成现在这个男主演乌里西·图库尔,他也是德国很有名的演技派。
拍《拉贝》是历史的轮回
陆川是华谊的签约导演,当初为什么没有和他合作《南京!南京!》?
陆川只是导演合约在华谊,我们签的不是他的全约。其实陆川拍完《可可西里》之后,我们俩就一直在找下一个片子的题材。南京是他报给我的若干题材中的一个,那时他报过好多题材,他甚至还提出拍李自成。陆川当时给我的那个南京的故事我很喜欢,他写了两个小人物,一个是从城外往里进攻的日本兵,一个是守城的中国士兵。我觉得可能当时那个故事的角度国内不太能接受吧,后来就暂时先放下了。
所以后来华谊选择了拉贝这样一个第三方的角度来讲述南京?
《拉贝日记》其实没有写拉贝的一生,只是讲了南京大屠杀期间20天的事情。但从一个中国人的角度,这20天是拉贝一生最华丽的部分,他就活这20天!之前他也许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好的老板,但是可能他这一辈子真正有意义的时光就是这20天。所以他后来的日子就没必要去写了。
其实拉贝被发现是一个历史的轮回。拉贝留下的很多文字或者图片,都被封存了。反而是另外一个中国人张纯如,翻阅大量历史资料时,突然发现有拉贝这么一个人。所以拉贝日记被发现跟中国人有关。如今德国人又找到我们拍摄拉贝,这个历史轮回很有意思。
我们在讲一个希望和救赎的故事
南京题材是有些导演一直想拍的故事,你个人是否也有这样的抱负?
如果出于个人情感,我不乐意拍这种电影。它一定会触痛中国人内心的伤痛。这个伤疤,72年了,它一定已经被揭开72回了。每一年,到了12月13日,南京全城鸣笛。这个伤疤永远不可能长好,就一直是结痂的状态,撕开了,鲜血淋漓。然后再长一年,再被撕开。你拍电影这一年,还在上面撒了点盐。所以我个人不太爱拍,而且从商业上考虑,中国电影观众也不太爱看这种反映自我内心悲伤的故事。
后来为什么你还是投拍了《拉贝日记》?
《拉贝日记》让我觉得可以拍,因为它角度不同。虽然它也揭开了伤疤,也描述了危险与残酷,因为没有这些也无法凸显拉贝他们做的事的意义。这是一个救赎的故事,这些人在那20多天就是上帝派来的天使。其实拉贝他们安全委员会里的人,平常各自身份很复杂,他们各自也有一身臭毛病。那威尔森医生很看不上纳粹,整天跟拉贝较劲。还有一个小男生,因为犹太血统,为保命“流放”到中国。甚至拉贝自己,他本人开始并不热爱中国人,开场他在西门子厂房那一段,包括要求中国司机敲门那些段落,你能看出,他其实骨子里充满了优越感和傲慢。但就是这些有毛病的普通人,在1937年12月那20 多天,用南京人的话是“菩萨上身”了。
电影里除了张静初那个角色之外,所有人都是真实的,开始我们在片尾有个段落,讲述所有人最后的命运,但我们觉得这样太老套了,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个truestory,根本没必要。其实最后安全委员会的这些人结局都非常惨,他们被巨大的精神压力折磨着,金陵女校的校长回去一年也自杀了。
这些人,他们都“活了这20多天”,这个角度非常好。导演跟我说,他希望电影是非常正常的色调,甚至还故意让色调暖一点。他说这个故事一定给看的人造成了心理压力,我不希望他们因此而有压力,我希望他们看到正常的电影,看到暖的一面。
是否正因如此,《拉贝日记》在一些反映暴行的方面相对节制,而将更多的笔墨放在情感方面?
对于中国人来说,尤其是会到电影院看电影的观众来说,以他们受教育的程度,对南京大屠杀的认知度非常高,不需要拿这个电影来教育我说,12月13日,两周内,在那里死了30多万人。所谓日本右翼不承认啊什么的,没有意义!这个是被三次法庭审判过的。而且我们看过纪录片,把人活埋、砍头这些让人引起生理反应的镜头,从小就看过了,我们没必要花上亿的资金把这个再重新复制一次,《拉贝日记》严格来说不是一个南京大屠杀的电影,我更想讲的是一个救赎的故事,希望的故事。
在电影上映结束之后,我们会在电影频道放映一个4个小时的电视版本,这个比电影更完整,除了拉贝之外,还有很多副线,比如中国士兵、张静初饰演的女校学生,这些段落都会完整呈现。
因为档期原因,《拉贝日记》和《南京,南京》已经形成了竞争之势,你怎么看即将到来的票房和口碑之战?
希望两个都好吧。我们还是希望大家看完这个电影之后,有一个挺舒服的感觉吧。虽然有很多伤痛的东西再一次被提醒,但大家别太压了。
陆川也很不容易,一个电影拍了8个月,高圆圆她们都说人都要崩溃了。8个月,人吃马喂,你想想得多少钱。陆川这么多年了,他也很需要证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