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一周,国产片《南京!南京!》与德、中合拍的《拉贝日记》先后上映,且都成绩不俗,那么——
相隔整一周,《南京!南京!》(4月22日)与《拉贝日记》(4月29日)先后上映,两部以不同视角反映南京大屠杀题材的影片齐聚影坛,一时引发观众对那段历史的发问:中国人、日本人、欧美人,哪一种视角更公正、客观地接近真相?作为历史片,谁加入了调味的“胡椒面”?
“南京”是黑白还是彩色?
用影像解读同一段历史,“南京”给出了黑白世界,“拉贝”直面的是鲜血。陆川曾说,他不想复原血流成河的惨烈,至少黑白色下,鲜血也是黑色的。可结果是素颜的“南京”给了观众更多的心理压抑。相比之下,彩色的“拉贝”只是在局部震撼人的神经。
“拉贝”是软弱无能还是救世主?
“南京”里的拉贝面目模糊,关键时刻还撤了,他走后安全区就成了杀场。陆川如此表达有他的想法:为什么所有的影片都是西方拯救东方、外国人拯救中国人?为此,在加害者、被害者、拯救者三方的形象中,陆川有意回避了拯救者拉贝,片中的拉贝不仅想临阵脱逃还公然哭泣下跪,以往救世主的形象荡然无存。
再看“拉贝”,显然成了拉贝先生的人物传记,拉贝犹如圣徒,出钱出力,备受煎熬,当上了20万人的活菩萨。可以理解,“拉贝”由中德双方投资合作,这一题材想打入德国市场,歌颂拉贝确实是捷径。
跨文化表达
是新意还是阻碍?
“南京”讲述了几段故事,叙事者不断变换,用得最多的是角川的视角。导演试图用这个日本军官的眼睛,展现战争对于人性的戕害和毁灭。但角川的行为显然不具有普遍性,难有足够的说服力。
“拉贝”的德国导演佛伦堡格同样遇到跨文化的障碍,影片表现拯救者拉贝等外国人的形象较为丰满,但对加害者日军和被害者中国人的艺术塑造显得颇为造作。尤其是影片结尾南京难民送别拉贝的场面,如同欢送领导视察,显现出编剧的僵硬。 本报记者 唐晓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