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徐静蕾电子杂志《开啦》谈影评人(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05日21:13  新浪娱乐
徐静蕾电子杂志《开啦》谈影评人(图)

《开啦》第40期封面

  新浪娱乐讯 身为演员、电影导演,徐静蕾原本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电影从业人士,但是如今电影衍生出来的周边行业中,“影评人”仿佛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角色。本期徐静蕾电子杂志《开啦》将为我们展示她作为一名电影人对影评及影评人更为犀利与知性的观点。

  比起10几年前来,电影业的蓬勃从其衍生品就可见一斑——不光影片的角色可衍生成玩偶啊、贴纸等周边,就连影评都发展成了一个行业——影评,顾名思义就是看完电影评价一下。可是评价,谁不会呢?可他们为什么能仰赖“影评业”生存并成为大拿,又有多少大众肯买影评人的帐?就来本期《开啦》看看众说纷纭吧!

  这不,上来就先是一个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同志,身为一名资深电影编辑,如今也开始质疑影评人的价值几何,尤其在这个人人皆有话语权的时代,影评人又如何伫立在风中?看了这篇《2.0时代,谁还需要影评人!》,我们便可知道那些曾经知名的影评人是如何鹤立鸡群的——他们都在哪些论坛混,叫甚名谁,怎么起范儿……

  不过,对于一个走过来的真正影评人,还是有些生活积淀在里面的。在《雕刻时光》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最初成为“影评人”时的点滴,那时“小资”还是褒义词,那时的电影时光的确还值得雕刻。那后来呢?他们又做着怎样与电影有关的事情?还仅仅“评”一下么?想感受这一丝醇厚的时光,尽可来这里咂摸。

  除了影评界从业人员,这儿还有一个纯粹的观众表达了对影评业的不满——《十面埋伏》、《色戒》、《海角七号》这样受欢迎的大片竟然一个都没看,这是为什么呢?按庄老师的话讲,如果你身边恰巧认识一些个导演、作家等文艺青年,光是听他们聊天就足够丧失你对剧情的一切好奇,那些个影评,完全只是把个人感受强加别人的作用。不过,如果你身边没有这些文艺青年的话,从看电影这个角度来讲,你还是幸运的。

  好啦,甭管影评这个行当的价值如何,大师们都如何牛如何不牛,现在还是来点儿轻松的吧!《多啦扯梦》里,有几篇风格各异的“影评”——请别用固定的“影评”格式来看待,放松心情,至少看完它们你会对片子更加好奇。《到此一游》里为我们介绍了一些知名的影评博客,如果你真的对看电影这码事太没主意的话——把他们保存在收藏夹里吧,这个可以有。

  “悦读”当中为我们介绍了一本别致的张爱玲全集,堪称张爱玲的罗生门。《来自马路牙子的声音》中,可以看到我们熟悉的中关村,看到更多城市边缘人的生活形态;影像栏目“2009与浪漫喜剧的邂逅”会为你推荐一桌清新甜美的爱情小点;本期“小意思”为我们带来群众智慧的惊喜。TG/文

>>>>点击直接下载《开啦》第40期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开啦》 的新闻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