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凌晨,第62届戛纳电影节落下帷幕。作为世界电影终极成就之一的金棕榈大奖,最终还是被大师收入囊中——67岁的德国导演迈克尔·哈内克凭《白丝带》一举加冕。而《春风沉醉的晚上》的编剧梅峰捧回了最佳编剧奖,总算让华人电影没有颗粒无收。
今年戛纳有多冷?
没有哪届戛纳电影节,能拉来如此之多的大师级导演;同样,也没有哪届戛纳,大师们如此集体疲软,甚至像拉斯·冯·特里尔那样,闹出一个“戏不够,暴力凑”的笑话来。
颁奖礼前半段,基本上就是冷风嗖嗖,虽然大师云集,却是俗片不断。得奖的均为之前影评人和媒体打分极低的影片:《基纳瑞》摘得了最佳导演奖,颇有争议的《反基督者》意外拿到了最佳女演员奖……众媒体一度以为此届戛纳将会落幕在评委们的“怪趣味”里。就连之后《春风沉醉的晚上》的得奖,也被大家认为是非常搞笑的事情。
对大师有多尊重?
不过,出来收拾局面的仍然是大师。
原以为已经赢得了影评人奖的《白丝带》会拿着荣誉收山回家,没想到戛纳对这位“五进宫”的大师足够尊重。哈内克五番征战戛纳之后,终于捧走了金棕榈奖。虽然坊间流行评审团主席伊莎贝尔·于佩尔的“报恩说”(于佩尔2001年凭哈内克的《钢琴教师》一举加冕戛纳、恺撒奖和欧洲电影节三料影后),但《白丝带》能够成为本届戛纳的头号赢家,实在也是众望所归。
同时,法国电影依然收成良好,二号赢家便是法国导演雅克·阿德亚斯的《预言者》,意料之中摘得评委会大奖,而87岁依然帅气的阿伦·雷乃获得了特别荣誉奖。
亚洲电影有多开心?
本届戛纳所产生的几大新趋势中,亚洲电影似乎成了最瞩目的一项。菲律宾电影《基纳瑞》的最佳导演奖虽然够冷门,但也算是亚洲电影的一个突破。同时,韩国名导朴赞郁(《蝙蝠》)也获得了评审团奖。
娄烨新片《春风沉醉的夜晚》虽然没能收获大奖,但编剧梅峰赢得最佳编剧奖,总算为四部华人导演失落的戛纳之行稍稍挽回了一点颜面。
其实,这已经是对华语影人的极大肯定。内地电影少有在主要电影节上拿编剧奖的先例,戛纳对内地编剧的认可,其实代表着我们离第二尊金棕榈大奖已经不远——讲一个好故事,这才是影片成功最基本也是最难具备的前提。本报综合报道
获奖名单
最佳影片金棕榈奖: 《白丝带》
评委会大奖: 《预言者》
特别荣誉奖: 阿伦·雷乃(《野草》)
最佳导演奖: 布里兰特·曼多扎(《基纳瑞》)
最佳男演员奖: 克里斯托弗·瓦尔兹
(《无耻的混蛋》)
最佳女演员奖: 夏洛特·甘斯布
(《反基督者》)
最佳编剧奖: 梅峰《春风沉醉的晚上》
评审团奖: 《鱼缸》《蝙蝠》
金棕榈短片特别奖: 《六块五美金玩偶》
最佳短片金棕榈奖: 《竞技场》
“一种关注”最佳影片: 《犬牙》
“电影基石”最佳影片: 《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