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香港电影圆桌论谈:百年港片,创意已死?(图)(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03日10:52  新民周刊
香港电影圆桌论谈:百年港片,创意已死?(图)(2)

“香港电影之父”黎民伟

香港电影圆桌论谈:百年港片,创意已死?(图)(2)

1949年《黄飞鸿传》摄制组在开镜时的合影

香港电影圆桌论谈:百年港片,创意已死?(图)(2)

《投名状》剧照

  变成小众电影

  列孚:我个人觉得,香港电影日后会变成小众电影。

  毛尖:标准的本土电影。网上很多人都引用过列孚老师的一句话,“香港电影已死”,是你说的吗?

  列孚:我在1995年时说的。但是死,并不是说彻底完蛋。我的意思是死在没有创意,死在没有人接班。

  毛尖:你在1995年就感觉到了这种状态,还是对未来的一种预言呢?

  列孚:当时已经是这样了。那时我还在《明报月刊》,真的觉得香港电影已经要不行了,就和主编说,我们策划一期封面专题吧。主编觉得需要一点噱头,就用了这句话。

  主持人:《叶问》刚拿到了金像奖最佳影片,香港人如何看待这部影片呢?

  列孚:《叶问》就是一部香港电影。从黄飞鸿到方世玉到叶问,这一系列民间传说中的英雄人物都是香港电影文化中特有的内容。还有那些不是广东人的英雄,比如霍元甲和陈真,都是香港电影人创作出来的。从大的范围来说,香港电影还是能够把岭南文化很好地保存住和传播开。《叶问》看上去很舒服,导演叶伟信处理角色时也不花哨。当然叶家后人肯定也有要求,这和《梅兰芳》有点类似的,不能把叶老先生拍成怎样怎样的。

  罗岗:这也有一种讨巧在,《叶问》拿民族情绪作为了影片的结构。当然,香港电影人也是比较会运用民族情绪的,比如黄飞鸿系列,香港电影一直有东方不败的情结。

  列孚:从李小龙《精武门》开始就这样了。

  罗岗:这种民族情绪也比较适合内地市场,不太会出什么差错。

  主持人:《叶问》的老板黄百鸣这几年在内地进行了好多电影的尝试,一直到《叶问》才有点收获和好评。但香港金像奖把最佳影片给了《叶问》,而不是《天水围的日与夜》,很多人会觉得意外。

  毛尖:没有吧。我觉得蛮舒服的,众望所归。《叶问》最体现香港电影的特色了,我一看甄子丹的打戏,就找到了香港电影的感觉了。

  列孚:香港金像奖自从《电影双周刊》淡出后,就成为了一个行业奖,肯定要鼓励商业电影嘛。

  毛尖:不然香港电影也太小众了,我们以后要提倡保护香港商业电影了。

  主持人:也不能光只是文艺片啊,这样也是死路一条。

  罗岗:香港电影本身的特征就是丰富的类型片。但是现在的问题是,香港的商业电影过分地依赖内地市场,反而不如黄金十年那么成功了,那十年里有着各种各样的可能。而且现在香港电影人后继乏人,都是在那十年里成长起来的。

  主持人:也就是说,即使没有审查制度,香港电影也出不了以往那样有活力的电影呢?

  罗岗:是的。

  主持人:那是不是香港导演对内地市场有一种误读呢?不然为什么大部分的合拍片都那么糟糕呢?

  毛尖:也有这种可能。他们找不到内地大众的感觉。

  孙甘露: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对那些小众的艺术电影来说,创作的出发点并不会考虑到内地观众的心理期待,而是以导演自己为主,这类电影的兴衰肯定以香港本土的创作能力来衡量的。说到求市场的类型片,内地和香港市场的沟通融合对电影本身肯定是有影响的。以前内地市场放开前,香港电影更多地瞄准东南亚和日韩市场,但是当内地那么大的市场放开后,不会对香港电影人的创作不产生影响的。即使不考虑到审查,香港电影人也会遇到问题的。

  毛尖:就好像吴宇森到美国拍电影,就完蛋了。

  孙甘露:等于是一种定制,机构的定制、市场的定制甚至自我的定制。但是香港电影人对内地市场的想象和理解,肯定是存在问题的。

  毛尖:所以像李安那样是不容易的。

  主持人:现在大家发现,原来吴宇森理解内地市场时,比理解美国市场还困难。

  罗岗:他完全用《特洛伊》来拍《赤壁》

  孙甘露:一个创作者,随着他越来越成年,他对环境的反映更复杂,受影响的因素更多。但我们不能忘记他还是个创作者,他还是在生长的,这个生长是否存在问题呢?《赤壁》真的很难看,你们说的环境是一个因素,那和他个人是否有关呢?

  路会越走越窄

  孙甘露:我觉得香港电影还有一个微妙的变化。我以前看过一部小片《恋爱物语》,像这类香港电影并不强调香港身份,就是写日常生活,心态放松。但现在有个迹象,开始强调香港性如《文雀》,在类型影片里强调这个有点用力过猛,本来就是说自己的故事,现在反而对生活的挖掘带来了损坏,丧失了香港电影的味道。

  列孚:这和杜琪峰本身的心态有关,那么多同行都走了。

  主持人:杜琪峰也是固守香港的。

  孙甘露:现在的香港电影已经很难孤立地被看待了。他们背后也有一种潜在的动力的。香港电影人已经把内地视为“自己人”了。他们的立足点和视野有了改变。

  列孚:就像马伟豪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北京”怎样怎样,反而我现在担心的是,大家通通都往北京跑,中国就剩下北方电影了。

  主持人:中国的那些红导演,基本代表北方。上海,或者说南方,自谢晋后就没有出过好导演了。那香港导演北上后,是否能形成一定的南北抗衡呢?

  列孚:我担心的是,香港是否会重走上海的路呢?

  孙甘露:可能少部分的香港电影还会存在,时不时地冒出来一部,但整体格局可能就这样了。另外从电影的生产来说,“北上”可能也是趋势。就像好莱坞电影,那么大的投资压力下,只能那么做。要不然就会像丹麦电影或挪威电影,有是有的,但也就是自生自灭,不会具有世界性影响,可能连地区性影响都不大的。

  列孚:已经没有工业化了。

  罗岗:路会越走越窄的。现在的电影,有多少资金支持,做多少事。有了资金,导演才有可能招来最优秀的团队一起合作。导演想到了,团队执行不了,也没用。

  主持人:现在的资金基本都在内地,香港投向电影的资金很少吧。既然投资方来自内地,那自然由内地这边来控制电影的制作。

  列孚:现在香港就剩下英皇、寰亚和东方等几家公司了。差不多只有杜琪峰,还可以从国外找到资金。

  孙甘露:看两岸三地的演员生存状况就知道了,不来内地演出、唱歌、拍戏和上电视节目,就没戏。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香港电影 的新闻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