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传统的“父亲节”,由中影集团发行的数字影片《生日》于19日上映。前晚,本报与万达影城联手举办“父亲节专场看片”,邀请观众带着父亲走进电影院观看生日,提前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剧中那位为了过生日与子女闹别扭的孤独的父亲,给一起观影的两代人带来了心灵触动。但是由于剧情太荒诞,反而削弱了影片本身要表达的意义。
【剧情简介】
山村老汉李四过六十大寿,三个子女都没想起他的生日。讲求孝道传统的李四不愿主动提醒儿女,生日当天认识了捡垃圾的父子胡来和胡来成。热情的胡来和李四同饮寿酒后,要帮李四找儿女讨个说法。谁料,一场交通事故让胡来命丧黄泉。悲愤难捺的李四想看看如果自己死了儿女会怎样,将自己的身份证和骨灰盒一道放在了儿女的家门口。一场因误会引起的悲剧发生了……
【陪审员意见】
钱婉君,24岁,收银员
这部电影还不够精彩,描写人物的心理比较详细,描述的社会问题太现实了,出现这样的问题说明父母跟孩子沟通太少,造成父亲的压力很大。最打动人的地方是李四跟素不相识的捡垃圾的父亲胡来共同饮寿酒的场景,两个毫无关联的人可以坐在一起饮酒帮李四过生日,在当今社会确实是不容易也很难见到的情景,情节不够真实。
邱天,18岁,高中毕业生
人物行为比较夸张,导致本来是个悲剧,却总是让人想笑场。影片的高潮段落还是很让人震撼,留下值得回味的东西。
张雨弛,21岁,大学毕业生
这部电影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60岁的李四到儿女家时没人想起他的生日一个人喝闷酒的情景,让这个生日过得很不是滋味儿。电影的手法很平民化,生活气息浓厚,反映了低层次劳动人民的生活。
张雨弛的父亲
应该给自己的孩子说明自己的心意,不管怎么样,血缘还是最重要的关系,既然过生日就要说清楚,说明下辈对长辈的了解沟通太少,不了解彼此内心世界的想法。
陈建芳,22岁,大学学生
这部电影的主题思想就是儿女要尽孝道,在当今社会对子女的启示比较大,对现实生活有着指导意义。影片里人物的行为显得十分刻意,完全不符合行为逻辑,完全不理解李四怎么会不顾老伴的死,继续这场“生日引发的闹剧”。
陈建芳的父亲
这部电影反映了父亲、儿女之间的欺骗,不够有人情味,故事情节太假,李四在60大寿的时候遇到一个捡垃圾的还成为了好朋友,实在是荒谬之极,结局实在是荒凉而又悲情,令人匪夷所思。
文/记者 黄丽娟 实习生 牛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