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派记者 许岩
日前,上海电影节举办了第一场主题论坛“中国制造———中国电影市场需要怎样的电影”,参与此活动的四位导演———王小帅、陆川、宁浩、魏德圣。在四位导演中,论电影成就四人或许不相上下,但是说到票房成绩,却只有王小帅一人显得有些尴尬,因为其他三人都已经相继加入“亿元俱乐部”。当天的论坛上,王小帅以一敌三,他表示虽然其他三人的作品虽然取得了过亿票房,但作为导演,他们仨都失败了,而自己比他们幸福多了。于是在上海电影节上,一场关于文艺片与导演应走向何方的论战就此展开。
■王小帅:文艺片需要尊严
也许三位“身价过亿”的导演有些刺伤了王小帅,也许王小帅对于曾经是一个战壕里的文艺片导演的“叛变”早就心存积怨,王小帅在论坛上当面直接怒斥其他三位同行:“中国电影过去不把电影当作商品,现在却完全追求商业和市场化,一窝蜂地扑到了钱上,这是最大的问题。很多人劝我拍商业片,说老百姓渴望娱乐,但我拍了20年电影,坚信电影是一门艺术,电影要有一点文化尊严和自信,永远不能被眼前的一切利益忽悠,我觉得我比陆川、宁浩要幸福,因为我可以做自己的电影。”“我现在一个人挣钱没你们多,我没什么,我扛着,得有一口气,人要有尊严,我这辈子活得长就扛得长一点,活得短就扛得猛一点,永远不能被眼前的一切给晃悠成了一个像他们这样的导演。”“我来的时候还告诫自己不要激动,不要得罪人,可是现在看陆川、宁浩他们这么平心静气,我就没办法平心静气了。”
■陆川:文艺片要改变陈旧思想
坐在现场的陆川听到王小帅的痛斥,显然有些坐不住了,他当场回击道:“对于观众来说,看电影只是消费,艺术家则有自己的艺术梦想,但更应该俯下身为大众服务。如果观众都抛弃了电影,那扶持还有什么用?”创作者的电影观念需要变化,纯粹割裂商业片和艺术片的观念显得很陈旧。”陆川认为中国电影最需要的是像科波拉《教父》这样的电影,既有商业性又有艺术性。他觉得王小帅是靠国际电影节成名的导演,还不如自己和宁浩这种从市场成长起来的导演更有实际意义。
■宁浩:无所谓,我坚持我的
靠智慧商业影片发家的宁浩态度显然随和许多,他表示其实中国电影跟西方差距很远,不仅是创作、技术层面上,在管理机制等方面也存有极大缺陷,“现在中国市场很热,好莱坞大片也纷纷前来,在这些影片还没有占领中国市场之前,我们需要赶紧武装自己。”虽然宁浩并没有和王小帅较真儿,但是在王小帅不在场的情况下,记者问宁浩:“会不会因为王小帅的话影响自己将来拍片的方向。”宁浩很不屑地说:“他说不让我拍,我就不拍啊。我觉得大家都可以坚持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他怎么说我,我无所谓,但是我还是坚持自己对电影的看法。”宁浩的“无所谓”反而更加尖利地反驳了王小帅。
■贾樟柯:拍商业片不代表没理想
据说贾樟柯和王小帅私下关系很不错,所以也在上海高调宣传其首部商业电影、由杜琪峰监制的《在清朝》,已经沾染商业味道的贾樟柯并没有直接反驳王小帅。他表示其实无论拍商业片还是拍艺术片,这与是否“变节”无关,不过是为了达到艺术目的不同拍摄方法。他说:“我虽然也在坚持拍摄文艺片,但是我也并不排斥拍摄商业片,不是说拍商业片就不回去做艺术片了。拍商业片,不代表没有艺术理想。”贾樟柯认为有些主题和故事,只需很小的成本,很短的周期,就能很好地呈现拍摄目的。但有些故事,却不可能用低成本文艺片的规模拍摄完成,那么你只能用商业片的模式去运作,比如他的武侠片《在清朝》。
■影片投资方:电影不是慈善事业
关于王小帅导演“轻票房,重艺术”的言论,当天论坛台下几位投资方代表的脸色铁青,私下里议论说:“把拍电影当成慈善事业势必会毁掉电影市场。”(本报上海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