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娱乐讯 18日上海国际电影节在复旦大学的分会场举办以“另一种目光”为题的女性电影圆桌论坛。这个论坛邀请到了长期在美国工作的台湾导演姚树华、演而优则导的俞飞鸿、诗人导演尹丽川和专注于拍摄“家庭式作品”的独立导演刘伽茵四位女性导演与主持人贾樟柯导演、娱乐记者赵静对谈。
主持人之一的赵静说,这个论坛的想法缘起于她在贾樟柯的鼓励下历时一年完成的一本与十位女性导演的对话录《她们说——中国女性导演访谈录》,访谈中她惊讶于女导演们创作世界和个人生活中那些非常生动甚至是生猛的构成,也惊叹她们对生命原始的感动。
贾樟柯说,其实华语地区一直有一批有创作力的导演工作,比如第四代的黄蜀芹、张暖忻,以及第五代的李少红等等。而这次论坛请到的四位女性导演则有这样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他们才完成自己的第一部或者第二部作品,尽管她们自己也许在其他领域已经为人熟识,在这个行业内却还处于刚刚开始的状态。同时贾樟柯也坦言,“她们工作的背景跟我一样,也处在快速变化的时代里边,在这样现实情况里边,导演跟现实的关系,导演对电影自身的思考是什么样的,来自女性的身份给电影工作能够带来什么样的局限或者什么样新的角度,作为我也是非常想了解的”。
论坛的第一个环节是几位导演分别谈谈自己初次拍片或者与电影“触电”的缘起。带着自己投资巨大的处女作《白银帝国》来到上海电影节的姚树华在美国接受戏剧教育,与剧团合作经验丰富,自己也是短篇小说家。《白银帝国》得到郭台铭的投资支持,回到古代讲述晋商传奇,姚树华深感题目“太厚重,太珍贵”,觉得这个话题是我们中国文化的瑰宝,也希望她做出来的东西对得起这个东西,对得起大家。因为题材巨大,姚树华不想把它只限在家庭的领域内,剧本就准备了两年,拍摄在大陆的4个省份13个县市拍到40几场景,随后的特技也做了一年零八个月,到今年7月底,这部片子终于能够进入国内院线与观众见面。同时,《白影帝国》也是本届影展的金爵奖竞赛单元作品。姚树华说,在故事背后她最想突出的重点就是晋商重德的精神,这也是中华文明血脉的一支,而同时放在现代社会的商业竞争中来看,也颇有现实价值。
随后和大家分享的尹丽川说本来她就觉得站在台上表达自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于是更想只和大家分享自己做导演的些许心得,其一就是要知道自己拍电影是要干什么;其二,一旦做出做导演的选择,就要对大家负责到底、承担一切。虽然最近她的新片计划《山楂树之恋》遇到了一些波折,但是尹丽川觉得不经历挫折她就不会成长。自己之后想拍的是一部武侠电影,她说,“作为女人也好、女导演也好,我一直想拍男性情意的古剧”。
在北京电影学院任教的刘伽茵是81年生人,她看起来却不像大学老师,更像一个青涩的大学生;站在台上的时候,她坦言自己其实更喜欢这样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台下多是近水楼台复旦大学的学生)。虽然大多数人没有看过她的《牛皮1》和《牛皮2》,但是在国际电影节里,刘伽茵被不少影评人和选片人看好,认为是中国年轻一代中极富才华的一位。个性坚决的刘伽茵强调,一个年轻电影人应该把眼界放宽,不要预先给自己设置障碍,也应该破除自己对电影的一些误解,例如认为完成一部电影需要很多钱,需要很多人来帮忙,需要很刺激的题材等等。她还直言不讳道,那些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障碍而最终放弃电影的人,都是因为你还不够热爱电影。
台下听众对俞飞鸿的导演头衔多少有些惊讶,她的《前世今生》也入围了本届的上海电影节,据说是一个萦绕在她脑海十年的一个小说。在和主持人的交谈中,俞飞鸿说,从演员到导演的转换的确是一种挑战,她之所以坚持下来,除了最初的热情,更重要是依靠一种坚持不懈的决心。和刘伽茵不同,俞飞鸿觉得一个电影不管多小,它都需要一个团队去完成。
随后的单元是贾樟柯向几位女导演同行发问,带起新的话题。当俞飞鸿被问到同时身兼导演和演员的时候在现场是怎样切换这两种身份的时候,她说,演员的职业经验让她能够很好地跳出一种身份衔接到另外一种身份,而在拍片的时候,她一直坚持着不病倒,带领剧组人员完成整个项目,她说,“我觉得人的意志力非常强大,当你专注做一件事情,当信念强过所有一切的时候,你可以做到”。尹丽川则谈到自己从写作状态到拍摄电影主导全局的那种工作状态之间的转换,以及她如何以女性的敏感和直觉去应对拍片现场状况的经验。她说,电影是一个很孤单的事情,因为你遭受批评的时候,也需要去承担,不能怪任何人,她说,“心都碎了,还得硬撑。但是我特别愿意和好多人在一起达成一个事情,这是我现在的阶段。会从别人那里看到更多的生活之后,有可能再回到一个人的创作方式当中”。贾樟柯则和姚树华谈起了他们的老家山西。姚树华对国内剧组人员、包括非职业演员的敬业精神都表达了高度的赞誉。
贾樟柯在盛赞刘伽茵的电影作品非常独特之后,则追问她,她的作品需要和家庭成员一起工作,在这样的状态下如何处理家庭关系和工作关系。刘伽茵说,自己的电影整个剧组就是他们家庭中父亲母亲和自己三人,的确非常独特。她说首先能够以这样的方式与父母合作,也算一种幸运,因为彼此充满血亲之间的默契,非常配合;另外一方面,刘伽茵强调说,“在拍的时候你要忘掉你们平时的关系,就是剧组的关系,最终存在这个时空里的就是你最后想要的东西。日常生活当中的东西就会褪色,最后是你要的东西。这是拍摄的经验”。
随后贾樟柯和几位导演互相交流了自己在认识电影的过程中,谁对自己的启发最大,或者他们各自欣赏什么导演。刘伽茵说自己欣赏布列松、蔡明亮,姚树华提到了李安,尹丽川也认为自己对电影的爱好分阶段性,俞飞鸿则推崇希区柯克和大卫·林奇。
谈到自己的电影创作和女性视角的问题,尹丽川说,女性的优势也许在于她的细腻,不足在于缺乏全局、总体性的控制,可以说是生理的原因,或许也是文化的原因。她觉得女性导演不必拘泥于拍摄女性还是男性,比如她自己就喜欢拍男性世界的故事。姚树华则把“女性视角”理解为在片场导演所拥有的“自己的声音”,一种独特的声音。刘伽茵认为,她对“拍片子的女孩”的印象在于她们行动力差,想得多,做得少。同时,一部电影非常个人化的时候,很难摆脱性别的因素。而她个人在实际操作中,喜欢用列表之类的理性做法来提高效率。在最后的问答单元,导演们面对媒体和观众,都以诚恳开放的态度应付自如,不少媒体还是较为关注推出新作的姚树华,也有专业人士针对“女性电影”与“女性”提出了中肯的看法,她说,“当你做一个片子的时候,你的历史,个人背景、家庭背景,所有的一切都带入了这个电影。你把你的性别带进电影,并不是因为你要有独特女性的方式或者视角。这是你的一部分”。同时她也指出西方女性和东方女性的视觉之间并不相同,针对这个问题,各位导演亦有精彩回答,令这次的女性论坛成为上海电影节论坛活动最富创见和最活跃的一次智力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