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08年中国电影制片企业发展分析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23日17:24  新浪娱乐

  本文节选自《2009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 文/刘藩

  与2007年相比,2008年中国制片产业的整体情况是:整体格局趋稳,发展态势喜人,在平稳增长的前提下,出现了多个亮点。多项数据显示出制片业的乐观趋势,但其固有的问题仍然存在,需要逐步解决。整体格局趋稳是指2008年和2007年相比,制片企业整体数量稳定在300家左右,还有三分之一的流动量。增长趋势乐观是指,票房收入和制片业收入增长的幅度比较乐观。仍然存在的问题是,制片业的产业整合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资金和人才困境、回收模式单一和整体赢利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在整体格局的稳中趋涨中,2008年制片产业还出现了一些不能忽视的亮点,比如《十全九美》的异军突起以及它所代表的小公司独立制片模式、《画皮》的类型创新和“单片制胜”模式、《非诚勿扰》所代表的冯小刚贺岁片品牌制胜模式等等。

  2008年,我国实际进行了制片活动并且有影片完成的制片单位约300家左右,与2007年基本接近。其中,民营单位270家左右,其余为国有电影制片厂。在300家左右的制片单位中,每年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流动性,即三分之一的单位没有连续两年生产影片,稳定而有持续经营能力的有50家左右,这些制片单位各家每年可以拍摄两到三部影片。2008年国有制片单位中比较突出的是中影集团、上影集团、长影集团、潇湘电影集团、西安电影集团、八一厂、山西厂,天津厂、山东厂、龙江厂、广西厂、内蒙厂等单位。民营制片单位中比较突出的是华谊兄弟传媒、保利博纳、光线影业、派格太合橙天娱乐、时代今典、北京快乐星等单位。2008年国家广电总局备案通过立项影片共1200多部,实际生产406部,每部影片的平均成本在500万—600万元之间。在406部影片中,胶片拍摄的是146部,其余为数字拍摄。在数字电影中70%的电影的成本不超过100万元。

  从投资额度和影片数量上来看,2008年406部影片的总产量中,近80%的影片都产生于国有制片厂以外的投资。这个比例基本和上一年度持平。非国有资本连续多年占据电影制片投资的主体,表明我国的电影制片业准入门槛已经比较合理,资金进入比较容易。同时,制片单位一年三分之一的变动量也表明:制片产业的风险还是比较高,非专业资金要想获得稳定的经营业绩还比较难,制片业对专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市场判断力、艺术判断力的要求比较高。实际上,在电影的三个环节中,制片业是最需要专业智慧的产业环节。民营企业素以经营灵活著称,2008年制片业的发展再次表明了民营企业在创新方面的活力。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华谊兄弟传媒、保利博纳、光线影业、派格太合、时代今典、橙天娱乐等电影相关企业。

  2008年,国有电影制片单位继续积极推进转企改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重塑新型市场主体,先后又有两家电影集团成立:6月,珠江电影制片公司和广东省电影公司组建的珠江电影集团在广州挂牌;9月,在峨眉电影制片厂基础上组建的峨眉电影集团在成都挂牌。截至2008年底,我国38家国有电影制片单位中已有18家完成转企改制。2008年,不少国有制片厂仍然受困于原有体制,在制片业务上无所作为,没有完成一部影片。2008年国有制片单位中出品影片较多、质量较好的是中影、上影、长影、宁夏厂、潇湘电影集团、西安电影集团、八一厂、山西厂、天津厂、山东厂、龙江厂、广西厂、内蒙厂等单位。

  中国的制片产业正在创造着前所未有的骄人业绩,406部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三。但是,在繁荣数据的背后,是制片业内在的难题:资金和人才瓶颈。长期来看,当前制片产业的这两个难题,资金难题中短期易解困,人才匮乏中长期难克服。就趋势而言,中国电影产业正处于大规模产业整合的前夜,制片业在这个产业整合周期来临之前,还有一段粗放式发展的时间,但是在5—10年之内,制片业会随着整个电影产业的产业整合和产业升级而发生巨大的变化。

  当前,我国的制片业整体上赢利不足,阻碍了规模资金的流入。按照每部影片的平均成本约为500万—600万元(电影局制片处数据)计算:2008年406部影片的总成本为24亿元。在制片方的收入方面,主要有主流市场票房、农村市场、电影频道、音像和网络版权、主旋律影片的政府支持资金、海外版权销售等6个渠道。2008年我国电影票房(不含农村市场)达到43.41亿元,按照38%的票房收入归制片方所有计算,制片方在主流市场能够从票房分账获得约为16.5亿元的收入。在农村市场方面,2008年中央财政投入资金为7亿元左右,其中场次补贴资金投入3.3亿元,加上地方财政配套资金,2008年用于农村电影放映场次补贴的资金超过4亿元。在7亿元的总投入资金补贴中有几千万元是国家购买制片方版权的费用,这一笔收入加上农村流动放映订购场次的放映收入,制片方在农村市场的版权收入在0.5亿元左右。数字电影和胶片电影在电影频道的收购价差距较大。就2008年的情况而言,胶片电影平均大约为100万元,数字电影平均大约为40万元。2008年电影频道购买故事片294部。2008年生产的146部胶片电影按照电影频道收购90%,即131部计算,版权收入为1.31亿元。2008年收购的数字电影按照163部(294减去131)计算,版权收入不到7000万元(电影频道能够购买70%的年度数字电影作品)。两者相加,电影频道能够为制片方创造近2亿元的收入。在政府资金支持方面,国家广电总局每年给农村片、儿童片以及艺术质量优秀的影片的资助大概在2500万元左右。另外,各个地方政府一般都会给国有电影制片厂一些资金支持,这种制片方收入数据不好统计,全国可估算为几千万元。就中影集团而言,2008年中影集团争取到政府贴息3500万元,宣传文化专项资金1589万元,两者相加为5000万元左右,但是这笔资金并非都被用于制片。总体来看,近年来每年制片方从政府资助中获得的收入不会超过1亿元。在音像版权和网络版权的销售方面,由于盗版猖獗,制片方能够获得的版权收入很少。以《画皮》为例,音像版权销售获得的收入只有区区100万元。这两个渠道版权销售的零星收入全国全年加起来不会超过0.5亿元。在海外销售方面,每年我国能够售出海外版权的电影并不多。根据广电总局公布的数据,2008年国产影片海外市场继续拓展,有45部影片销往61个国家和地区,总收入达到25.28亿元,比去年增长5.08亿元,增幅达25.15%。但是,这25.28亿元的海外收入其实是版权收入和票房收入重复计算的,其中的多数是归海外发行商所有,国内的制片方能够从中分到的收入很少。总体来讲,前面五个可以统计或者估计的渠道的制片方收入为20亿元左右。加上少数几部能够获得可观的国际版权收入的影片的收入,我国制片产业在2008年度总的回收资金可估计为25亿元左右。24亿元的制片成本和25亿元的制片收入两相对照,可以发现,我国的制片产业在总体上赢利能力非常欠缺。当然以上的计算只是一个粗略的估算,因为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权威机构公开过我国制片产业的投入产出效益数据。在美国的大制片公司,有一个片库经营的概念,即制片商可以依靠自己积累的有版权的电影在各种渠道和传播媒体上的反复播放,获得版权收入。目前美国六大公司的片库经营收入每年都可以达到数亿美元。但是在我国,因为知识版权保护不力,这样的片库经营收入还很少,票房以外的后电影产品收入很少。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尽管有几家品牌企业的制片业务是赢利的,尽管在每年院线发行的100多部影片中有三分之一是赢利的,但是在整体上我国的制片业是一个赢利模式不成熟的产业环节。正因为这样,许多想投资制片的资金都感叹“水太深”,不敢冒然涉足。

  融资虽然困难,但是毕竟可以通过法律和政策手段解决,而且效果能够马上看到。比融资更难的是具有票房号召力的人才:制片人、导演、大明星和电影企业家,因为这些人才只有在市场大发展的情况下才能在市场中通过长期的成功和失败的历练成长起来。2008年,由《中国电影报》、太平洋电影网和时光网整理发布的一份“中国内地电影历史票房排行榜”出炉。榜单显示:自1994年至2008年7月份,有164部中外电影在中国内地票房超过两千万元。在进入榜单前100名的14部内地影片中,三大导演就占了12部:张艺谋3部,分别是《满城尽带黄金甲》《英雄》《十面埋伏》;冯小刚8部,进入前20名的有《集结号》《夜宴》《天下无贼》陈凯歌《无极》排名第九。与第五代电影导演商业转型成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内地年轻一代导演在这个榜单上寥若晨星。除了排名第88的尹力导演的《云水谣》和排名第96的刘仪伟导演的《命运呼叫转移》外,仅有宁浩导演的《疯狂的石头》上榜。不论称之为新生代导演,还是第六代导演,第五代后的青年导演们目前具备第五代导演那样的票房号召力的还很少。实际上,中国的电影教育一直以来培养的是艺术家,而不是了解市场和观众的商业片制作人才。正因为青年商业影片制作人才的匮乏,导致了作为电影人才核心的导演目前面临着青黄不接的问题。和导演类似的是制片人才的匮乏。

  在产业化的电影制作中,掌控影片生产全局的人是制片人。但是在既懂电影艺术又懂经营管理和市场运作的人才方面,目前国内糟糕的情况简直可以用奇缺来形容。在明星方面,除了港台明星,大陆的艺人中,还很少有人具备好莱坞明星那样单凭一个明星(葛优除外)就可以撑起一部有票房号召力的影片。至于电影企业家,国内就更缺了。管理学界有一句话,“企业家是天生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企业家不是培养出来的,是一种具有特殊禀赋的人在市场竞争中磨砺造就出来的。实际上,电影企业家的要求更高,不但要懂艺术、懂经营、懂管理,还要有企业家精神。这样的人是电影艺术家、制片人和企业家的结合体。一个产业要繁荣,必须要有一批出色的同类的企业,一个企业要成功,必须要有一个杰出的企业家,电影产业也不例外。华谊兄弟的制片之所以能够独占鳌头,一个根本的原因是,冯小刚那样非科班出身的商业电影奇才、葛优那样大众化的明星、王中军那样兼懂电影艺术和商业经营管理的出色的电影企业家三种因素同时汇聚到了一家公司中。华谊兄弟的经验是可以复制的,无非是要创造条件将类似的元素聚集到一起操作电影。但是我国目前市场化的电影人才本来就缺乏,要把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方式聚集到一起,难度有点大。不过,当前发展迅猛的中国电影产业正在为各种人才的成长提供着广阔的舞台,就中国电影市场的容量而言,再有五六家华谊兄弟一样的公司才比较合理。空间和机会是有的,只不过人才的成长需要假以时日。

  当前,政府部门在关注着青年人才的培养,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推出了青年导演扶持计划;中影这样的国家队在以“青年导演”项目的方式培养着电影核心人才;民营背景的北京盛世华锐电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也在以实际行动支持着市场化电影人才的培养。2008年成立的盛世华锐,是我国首家为青年导演创业投资的单位,它将从资金投入、市场导向、发行渠道等方面扶植新锐导演。其负责人高军说道:“目前对于青年导演的扶持大多是授人以‘鱼’,只是单纯地投入资金供给青年导演创作。而我们要做的事情是授人以‘渔’,从剧本筛选阶段就以市场的角度介入,从艺术观念和经济观念两方面入手,培养青年导演创作市场需要的作品。”如果更多业界掌握话语权的人士能有这样胸怀和诚意,相信中国电影业人才匮乏难题的缓解之日不会太远了。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