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讯 被圈内称为“2009年最纯粹的温暖与忧伤”的《走路上学》,将于下个月在全国上映。这部由“岩女郎”曹曦文主演的青春励志儿童电影,曾在前不久的上海国际电影节首映,其质朴纯净的风格,被观众赞誉为“一股清新的风”。
据了解,这部原本定于六月上映的电影,之所以推迟到八月份才与观众见面,就是想错开暑期强档的冲击。让孩子们在《变形金刚》、《哈利·波特》的喧闹过后,能够沉浸到故事当中,让“坐着私家车去上学”的孩子们有时间看,有兴趣看。
《走路上学》根据南方周末《飞索求学》的报道改编而来。电影的基调以一个个动人的细节取胜,不以苦难为噱头,不以猎奇为卖点,而是着力渲染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下,孩子们对于知识的渴望、对于未来的向往以及他们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没有过于跌宕起伏的戏剧化的情节,而是以儿童的纯真视角来讲述一个浸满苦难而又充满童真的故事,从导演隐忍平淡的镜头语言中,分明可以读出蕴含在每一个镜头中的人性美与尊严。
《走路上学》大胆采用云南当地的业余演员进行拍摄,整部影片中只有曹曦文一位职业演员。质朴而灵动的表演,令影片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尤其是扮演姐弟的两个小演员丁嘉力和阿娜木龄,姐弟俩真情流露的感人细节充斥在整部电影之中。片中,所有的孩子们在1月的寒冷季节里,依然穿着塑料拖鞋在玩游戏,曹曦文扮演的聂老师看到这一幕,心疼如割;姐姐娜香漂亮的红雨鞋令弟弟爱不释手,他在姐姐过江之前用衣袖给姐姐擦脚穿鞋的一幕,极为感人……
【对话】
“阳光下的苦难”可以净化孩子心灵
记者:上个月,《走路上学》入围上海国际电影节,你带着山里来的小演员们去走红地毯。在那样星光闪耀的地方,你的心里有什么感触?
曹曦文:《走路上学》是一部公益电影,能够有幸入围上海国际电影节,我感到非常意外。山里的孩子不要说电影,他们连电都没用过。能见到那么多明星,能走过红地毯,他们很开心。看到他们开心,我心里也非常高兴。
记者:但是,好像《走路上学》最后没有拿到奖项?
曹曦文:对,有点遗憾,但是并不影响人们对这部电影的喜爱。首映式后,一位女观众哭着对导演说,她想给这些孩子们捐点钱。观众久久不愿离去,都是含着眼泪听完了成龙大哥唱的片尾曲。说真的,如此唯美如此忧伤,连我自己都被感动了。我觉得,观众的认可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奖励。
记者:当时是什么促使你接拍了支教老师这个角色?
曹曦文:说实话,当时我对剧本很有感触。接拍的时候并没有奢望能够拿什么奖或者有多大的经济效益的回报,只是觉得我作为红十字会基金会的爱心天使,有责任在这个纷繁的世界,用我的表演去打动人们内心最柔软的东西,让更多的人们去帮助那些被贫困煎熬的孩子。我觉得这是我力所能及的事。
记者:拍摄一定很辛苦吧?
曹曦文:是。我们从昆明到保山,接着坐4个小时大巴到怒江州,转乘5个小时中巴到福贡县,最后再转1个小时中巴到马吉乡政府驻地,最后再颠簸1个小时到布腊村。近两个月的拍摄非常艰难,拍摄地没有电,手机没有信号,夜晚还有狼、虎、野猪出没。天黑了我们还要拉着发电车走很远的山路,一边是悬崖,一边是高山,交通很差。山里的许多孩子都因为交通问题选择了辍学。现在的城市小孩儿,很多都是从上幼儿园开始,就坐着私家车去上学。那种艰苦的环境,是他们想都想不到的。
记者:你觉得在拍摄当中,是什么最打动你?
曹曦文:我感到我的心灵在拍摄过程中得到净化。我扮演的女教师,放弃了城市生活和梦幻的爱情,把希望带给了大山里的孩子;而那些山里的孩子,冬天连双鞋都没有,赤着脚在地上走,却永远那么积极乐观充满希望。这种“阳光下的苦难”,值得我们这些不愁吃喝掌握着绝对教育资源的城里人深深反思。其实,我们少穿一件名牌,少吃一顿大餐,就可以帮助一个穷孩子改变一生的命运,他们需要的,其实很简单。这是我从《走路上学》中得到的感悟,相信这部电影也可以净化每个孩子的心灵。
来源:石家庄日报 片方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