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潘媛)伟人形象在影视剧中再现,早已为观众所熟悉并接受,并且衍生出“领袖特型演员”这个职业。不过,在即将上映的60周年献礼片《天安门》中,导演叶大鹰竟然使用数字技术来再现毛主席的形象,我们将要在大银幕上看到的毛主席竟然是数字技术做出来的!
70秒片花 揭秘《天安门》故事
《天安门》是导演叶大鹰的新作,这部电影从筹备到拍摄都非常低调,只是在拍摄后期潘粤明的一次意外车祸才使得这部电影成为焦点。叶大鹰近日在自己的博客上悄悄上载了一段70秒的片花,基本展示了整个电影的故事构架和浩大的场面:1949年9月2日,华北军区抗敌剧社舞美队队长(潘粤明)被叫到军区政治部接受紧急任务,毛主席和党中央决定10月1日在天安门举行开国大典,命令要求抗敌剧社舞美队在28天的时间里对开国大典的主席台即天安门城楼进行整修和布置……在这70秒片花中,我们还将看到开国大典当天的盛况。
首次采用数字技术再现“毛主席”
对于这部影片中会不会有毛主席出现这个问题,叶大鹰之前一直卖了关子——得等片子拍出来才能揭开谜底。不过,70秒片花解答了这个问题。有一个镜头是一个爬上屋顶的男人激动万分地说:“我看到了,毛主席就在他们中间!”此时镜头对准天安门上,很多人簇拥着毛主席,争相和他握手,潘粤明饰演的舞美队队长也激动而庄严地向主席送上一个军礼。
仔细一看,这个毛泽东却不像是任何一位特型演员扮演的。叶大鹰在博客上自行揭秘:“知道60年前的天安门什么样子吗?我们第一次用数字技术再现了毛主席银幕形象,还有1949年天安门广场以及老北京城。”
记者昨日致电叶大鹰导演,他笑着承认了毛主席是“做出来的”,还得意地反问记者:“你觉得像吗?”叶大鹰透露,整个电影中,其实毛主席的戏只有这一场,“是用数字技术,不能简单地说是电脑做的,整个场景是我们用数字技术把拍摄的镜头与电脑制作的形象进行了合成,严格地说这也是一个创作过程啊!”至于数字制作花费的时间和费用,叶大鹰说:“整部电影的数字制作花了10个月,至于成本嘛,很贵!比请特型演员贵多了!”
由于公认最形似毛泽东的特型演员古月已经去世,因此记者问叶大鹰:“是否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特型演员才选择使用数字技术?”叶大鹰没有正面回答:“你们习惯了看特型演员,觉得看‘真的’不过瘾吗?”他表示,数字技术制作的毛主席形象看起来更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