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香港电影编剧会主动倡议举办两地交流创作会,在内地编剧航母——喜多瑞公司的协助下,得到陈嘉上、文隽、罗启锐、刘天赐、王兴东、史健全、费明、魏人等40位两地知名编剧响应。7月30日至8月1日,内地香港编剧创作交流会第一回合在广州举行。
本次参加会议的香港编剧,多兼做导演,而内地的编剧们身份则普遍比较“单纯”。身兼香港电影导演会会长和编剧会副会长的陈嘉上表示,这恰是两地的差异,“香港几乎没有单纯的电影编剧,多数编剧都兼做导演,我就是代表”。与会的人员表示,会编剧的导演,或者会做导演的编剧,将是未来优秀影视剧人才的大趋势。自编自导《爱情的牙齿》的内地新锐庄宇新说:“第六代以后的导演,都必须会编剧,不会编剧的导演必须下岗!”不过,此观点立即被行内称为“史爷”的史健全(《三枪拍案惊奇》)大声反对:“那是因为你还没有找到钱请编剧,等你成了大牌导演,你一定不自己做编剧,因为太苦了!”史爷的话引来一片心领神会的笑声。
会议期间,作为大会的协办方,被称为“编剧航母”的喜多瑞公司是最受瞩目的焦点,喜多瑞董事长汪海林应邀在会上介绍了喜多瑞公司构建及总体情况,这个股东全数为编剧的“新型”影视公司,激起了香港编剧的极大兴趣,甚至有编剧当场提出:香港编剧能加入吗?
内地资深编剧费明指出,内地编剧应该学习香港编剧的想像力、敬业精神、娱乐商业性、解构精神,他笑着补充:“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改行做导演”。他同时认为,香港的编剧和剧本需要向内地同行学习的,是剧本的情怀、文学性、社会性,另外,还有重要的社会价值观。作为尝到合作甜头的“先行者”,香港导演陈嘉上现身说法,呼吁香港编剧多多跟内地合作。“现在的内地市场,就跟上世纪80年代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一样火爆,而且是放大了10倍、20倍”。
多喜 张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