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映会之前,两位小主演欢快地与导演、摄像师闲聊着,美丽的阿娜木龄(饰娜香)身穿傈僳族服装,从外貌上既符合我对少数民族的优雅印象,清纯,清新,又像这部电影的整体基调那样,脱俗。一个简单的故事,一段忧乐的生活,偶有“痛点”,却也温情脉脉。
有一种儿童片适合所有成年人观看,比如《走路上学》,因为它始终围绕着“希望、理解、爱”等大宗的感情,看似题材幼稚,却对现实中人的心态做深入触探;看似用轻巧的线条勾勒文艺轮廓,却细微地借艺术手法制造着角色命运对观众的启发与感染。
瓦娃和娜香是生活在云南省福贡县的一对小姐第,日子清苦,但有着无所欲求的幸福,每天的农活、炊饭、游戏,睡觉前的悄悄话……怒江把相隔的对岸分成两块大陆,城里孩子走路去学校的普通行为在这个地方几乎接近于梦想,所以姐姐只能靠危险的滑索遛过江读书,所以瓦娃总盼望着终将一日长大,被妈妈允许,也可以独自滑去课堂。
电影的前半部分是儿童片常见的路子,充满轻松欢笑,靠对生活中的细节、情趣进行编织截取来巧妙地铺垫故事主线,介绍角色关系。丁嘉力(饰瓦娃)真实纯朴的演技凭本片获得华表奖少年影帝,赞助同学的新雨鞋代表实习聂老师——城市人群的善意,稍微几句说教出自幽默乐观的村长之口也算影片的精神性点题。
画面、音乐两大要素在开篇就显露出惊艳的极致,导演兄弟俩搞广告行业多年,熟练洒脱地展现着扎实的风格特色和美学追求,配合著名摄影师广阔亦多棱、望远亦推进的镜头,旖旎的群山风光,匠心独具的叙述角度,跃入眼帘。交响乐配置的曲目准确地传达画面之外的意境,或大气压韵,宛如思想家的倾向,或清婉灵动,宛如吟诗者的激情。
诸如以上,在满足视听愉悦的前提下,电影后半部分娜香的坠江则对观众的冲击更加强烈。虽然画面短暂无声,寂静却留痕,我们因目睹生命的陨落而陷入一轮沉重的思考,获得一些新鲜、耐人寻味的心灵体验,包括从深远的环境状态中关注个体的生存,从淡薄的人文背景中强调教育的重要,从创作中进行对自身的评判,对未来的寄托,和对努力促成结果的鼓励。
人们总想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渴望学习的自由,挣脱脚底道路的束缚,为家人建筑安全的堡垒,都无疑是好意,但在电影里,也是儿童片、大团圆式等影片的标志,缺乏深度,过目既忘。从瓦娃的郁闷失语到妈妈的悲痛欲绝,观众已感受到怅然失去间的悲伤,并在心底留下了一些痛惜和困惑,惟其,才吸引着观众去试图揭示形成悲伤的原因,达到更进一步的追究,探索,沉思,也正能现出影片的意味深长。
所幸,《走路上学》有个光明的结尾,天堑变通途,借村长吉言,桥在国家的政策下,顺利落成。
结束,字幕缓缓浮出,正如预料,本片具备真实的依据,一帧黑白照片的右侧几行字,“故事取材于国家级贫困县——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忽然想起,在电视里看过相关的新闻,那时觉得好玩,耍杂技,如今坐在影院的椅子上,没了任何兴致。
当瓦娃举着手里的红风车像往常一样奔跑到滑台上等姐姐放学归来时,娜香再也见不到弟弟凝视自己的眼神。瓦娃懂了,那个“荡秋千”般游戏的身影,那个温暖的笑容,已代表不了延续的美好,只代表了永恒。
风车转啊转,像滑索的滑轮似的…… 北京政治老师/文并图